第119章 流片惊魂

“烛龙”QIA核心物理验证通过的消息,如同强心剂,瞬间传遍了“奇点科技”每一个角落,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然而,短暂的狂喜过后,是更加紧张和焦灼的等待——流片。

流片,就是将设计好的芯片图纸,送到芯片制造厂,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等工艺,最终在硅晶圆上刻画出实际电路的过程。这是芯片从设计走向实物的最关键一步,也是一场豪赌。一次流片的成本动辄数千万元,对于此刻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奇点”而言,几乎是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更何况,“烛龙”采用的是一种近乎颠覆性的、未经市场充分验证的“量子启发架构”,其设计复杂度极高,对制造工艺的稳定性要求也极为苛刻。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晶圆报废,血本无归。

流片地点,选在了国内另一家与“奇点”秘密接洽许久、在特殊工艺上有些独门绝技的二线代工厂——“芯创微电子”。为了保密,这次流片行动被命名为“夸父”,取义追赶烈日,不达目的不休。

李明亲自带队,与秦教授以及几名核心工程师,秘密进驻了“芯创微电子”位于西南某城市的工厂。林小一则坐镇总部,通过加密线路与前方保持实时联络。

流片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天,林小一都能收到李明从前方发回的、措辞极其简练的加密简报。

“Day 1:光罩检测通过,晶圆准备就绪。”

“Day 3:前道光刻工序启动,设备运行稳定。”

“Day 7:刻蚀环节遭遇微小波动,工艺参数紧急调整中……”

“Day 11:离子注入完成,初步在线检测显示关键尺寸达标。”

每一条简报,都牵动着林小一和总部所有知情者的心。那段时间,林小一几乎住在办公室,连学校都请了长假。他表面上依旧平静,处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安抚着员工情绪,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弦已经绷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