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致远的迷茫

“我明白,默哥。道理我都懂。”我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万历十五年》的书脊,“可是……我收到瑞龙的信了。他已经开始在部里熟悉情况,接触的都是国际贸易的大项目,动辄影响千万美金。还有我们班那个王胖子,他家里走了门路,分到了沿海的特区办公室,信里全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蓬勃朝气。而我……”

而我,将要回到那个内陆省份,坐在一间可能阳光都照不进的办公室里,与稿纸和墨水为伍,揣摩着领导的意图,斟酌着每一句话的语气。我怕那种按部就班的沉闷,会一点点磨掉我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锐气和眼界。我更怕在那种“稳定”中,最终变成一个自己曾经并不理解、甚至暗自鄙夷的,谨小慎微的官僚。

这种恐惧,比面对任何明确的困难更让人心悸。

“你看,”陈默指了指我们脚下,“这未名湖的水,看似平静,底下却有暗流。政策研究室,看似平静,何尝不是观察、理解乃至影响这暗流的最佳窗口之一?瑞龙有瑞龙的广阔天地,王胖子有王胖子的弄潮方式,而你,林致远,你的战场,或许就在那些看似枯燥的文字背后。”

小主,

他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迷茫很正常。说明你在思考,没有麻木。但别让别人的道路,成了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尺子。你的尺子,在你自己心里。”

陈默走了,留下我和一湖的波光,以及满心的纷乱。

他说得都对,无比正确,充满了智者的通透。可道理是冰冷的,现实的血肉感受却是滚烫的。那种对即将踏入的、未知的官僚体系的畏惧,对个人价值可能无法实现的担忧,像两只手,撕扯着我。

傍晚,我鬼使神差地走到了行政楼后面的小树林。据说,这里是历届毕业生处理旧物的地方,也是各种隐秘信息流动的场所。果然,在一棵老槐树下,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似乎是高年级学长的人在低声交谈。

“……政策研究室?清水衙门,熬资历吧。不过听说他们那个周汝信副秘书长,有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