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周省长的困境

回到办公室,周省长正在接电话,脸色很不好看。

“……老领导,情况我清楚,但这项改革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关系到我们省工业未来的竞争力……是,我知道有风险,可不改革风险更大!……好,好,我再想想。”

他挂断电话,重重地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我默默地把文件放在他桌上,给他换了一杯新茶。

“是钱老书记?”我轻声问。钱老书记是省里退下来的老领导,德高望重,他的话,很多时候代表着一种风向。

周省长点点头,没有睁眼:“老领导也是听了些风言风语,担心我们动作太猛,出乱子。”他沉默片刻,忽然自嘲地笑了笑,“有时候啊,想做点事情,比不做事要难上一万倍。不做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做事,动了谁的奶酪,谁就要跳起来。”

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向窗外:“你看看现在,兼并重组推不动,试点项目被唱衰,连我上次讲话里提到的‘容错机制’探索,也被有些人歪曲成‘鼓励犯错’!他们这是要把改革的路一条条堵死啊!”

我能感受到他话语里的疲惫和愤懑。这是一种孤军奋战的困境,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无形的墙壁,你每前进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去推开。

“省长,清河市那边……”我犹豫着,还是把小孙的话咽了回去,换了个说法,“工作组有最新消息吗?”

周省长摆摆手:“安置标准没有问题,是部分职工听信谣言,加上有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煽动。已经基本平息了。”他顿了顿,看向我,“致远,你记住,改革越是遇到阻力,我们越要沉住气。真理越辩越明,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可以用流言蜚语干扰我们,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他的话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然而,困境远未结束。几天后,一份来自北京某权威研究机构的调研报告副本,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摆在了周省长的案头。报告的内容,是对全国几个省份国企改制情况的评估,其中提到了我们省,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隐晦地批评了“某些地区片面追求改制速度,忽视社会承受力和职工权益保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