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内心的天平

周省长调任人大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省政府办公厅激起了层层涟漪。表面上看,一切如常,文件照传,会议照开,但每个人眼神交汇时的那一丝闪烁,言语交谈间那微妙的停顿,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权力的更迭与人心的浮动。

我坐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窗外是灰蒙蒙的天,一如我此刻的心情。手头一份关于全省乡镇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看了足足半小时,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铅字仿佛都活了过来,跳动着,组合成周省长离任前找我谈话时,那双饱含复杂情绪的眼睛。

“致远啊,”他当时的声音有些沙哑,卸下了封疆大吏的威严,更像一位寻常的长辈,“我这一走,算是‘平安着陆’了。你还年轻,路还长。有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大脑一片空白。跟随他这些年,我早已习惯了站在他的影子后面思考问题,骤然间要为自己谋划前路,竟有些手足无措。

“我……听从组织安排。”最终,我还是说出了这句最稳妥,也最没有营养的话。

周省长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轻得像窗外的一片落叶,却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组织安排固然重要,但个人的志向也要明晰。是继续留在机关,按部就班?还是……下去看看?”

“下去”两个字,他咬得略重了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我收敛心神,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

进来的是赵瑞龙。他如今在邻市一个经济强县做县委书记,风头正劲,这次是来省里跑项目资金的。他穿着一身藏青色夹克,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那种掌控局面的自信笑容。

“致远,忙呢?”他自顾自地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递过来一支烟。

我摆手谢绝,“戒了。”其实是沈清薇念叨得紧,说对备孕不好。

赵瑞龙自己点上,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眯着眼看我:“老领导这一动,底下可是暗流涌动啊。怎么样,有什么打算?不会真想跟着去人大,每天看报纸喝茶吧?”他话语里带着惯有的调侃,但眼神却锐利地捕捉着我的每一丝反应。

“还没定。”我言简意赅。面对赵瑞龙,我总是下意识地筑起一道防线。这位老同学,能力超群,野心勃勃,手段也愈发老练,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他管辖的县,GDP增速连年拔得头筹,但关于他粗暴拆迁、纵容污染企业的传闻,也时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