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口岸的冷藏箱

赵海生的手指轻轻在试管壁上摩挲,试管上的编号从 “HB001” 到 “HB625”,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是在清点一件精密的仪器。他突然想起培训时教官说过的话:“有些境外机构专门收集特定人群的血液样本,用于生物武器的研发,他们会针对特定的基因序列设计病毒,到时候可能只有携带这种基因的人会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他觉得手里的试管重如千斤 —— 这哪里是普通的血液,分明是 625 个同胞的生命安全,被人用两万块钱就轻飘飘地卖掉了。

第三节:基因里的密码

审讯室的白炽灯亮得晃眼,把李娟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冰冷的墙壁上。她蜷缩在椅子里,双手抱着膝盖,供述断断续续,像被风吹断的线:“那个黄老板…… 全名叫黄志强,他说要做‘农村健康普查’,在云南的偏远村寨找了些老人抽血,给每个人发了桶食用油当报酬……” 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悔意,眼泪滴在审讯记录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我们就是贪财,想着跑一趟就能赚两万块,比打工强多了,根本没多想这里面的猫腻……”

赵海生把从王强身上搜出的 U 盘插进电脑,屏幕上弹出加密提示,试了 “625”“HB”“黄志强” 等几个密码都不对。老张突然凑过来说:“试试血型代码,A、B、O、AB 的组合,有些生物公司会用这个当基础密码。” 赵海生半信半疑地输入 “ABO”,没想到文件夹居然应声而开 —— 里面是一份详细的《基因采集清单》,表格里清楚地标注着 “优先采集傣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样本”,采集地点遍布云南、广西、海南的偏远村寨,甚至还标注了每个村寨的人口数量和基因特征,看得人心里发寒。

“他们专门盯着少数民族的基因。” 赵海生的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发出 “咚” 的一声响,“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医学研究,是有预谋的生物掠夺!” 他想起爷爷曾跟他说过,抗战时期日军曾在云南做过活体实验,就是为了研究中国人的基因特征,现在这些境外公司,用的手段虽然更隐蔽,目的却同样险恶。

王强的心理防线在这时彻底崩溃了,他不再狡辩,低着头交代出更多细节:“黄老板说,境外公司给了三百万,让我们半年内收集一万管血液样本,这次的 625 管是第一批,要是顺利,后面还有更大的单子……”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不敢看赵海生的眼睛,“他们还说,中国人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人防范意识差,抽血不容易被发现,比在欧美国家安全多了,风险低,收益高……”

“安全?” 赵海生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把同胞的基因卖给外国人做研究,可能用来研发针对我们的病毒,这叫安全?万一将来爆发针对性的传染病,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那些被抽血的老人,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基因已经被人当成‘商品’卖掉了!” 他的手指在《基因采集清单》上划过,每个民族的名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得人心口发疼。

老张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走进来,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我们对这些血液样本做了初步的基因测序,发现有 37% 的样本携带特定的基因标记,这是东南亚人种特有的,在其他地区的人群中很少见。” 他把报告放在桌上,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说,“更可怕的是,我们在样本里发现了人工添加的标识基因,就像给每个样本打了个独一无二的条形码,方便境外公司追踪和研究,这说明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精准定位这些基因特征。”

小主,

赵海生的目光落在审讯室墙上的标语上 ——“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人人有责”。以前他总觉得这只是句口号,贴在墙上提醒大家注意,可现在他才明白,这背后是无数像他这样的国门卫士,在寒风里、在深夜里,用警惕和责任筑起的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看不见、摸不着,却守护着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守护着整个国家的生物密码。

第四节:幕后的黄雀

顺着李娟提供的线索,缉私科和当地警方联合行动,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废弃仓库里抓获了 “黄老板” 黄志强。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真名叫皮特?黄,持有加拿大护照,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境外一家名为 “生命基因” 的生物公司的亚洲区负责人,专门负责在中国境内收集生物样本。

审讯室里,黄志强穿着一身定制西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警官先生,我想你们可能误会了,我只是在做正常的医学研究,所有手续都是合法的。” 他的律师在旁边递过来一叠文件,在桌上堆成小山,“你看,这是我们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是和当地‘健康机构’的合作协议,我们采集血液都经过当事人同意,还支付了合理的报酬,完全符合国际法和中国法律。”

赵海生把 625 管血液样本的照片推到他面前,照片里的试管整齐排列,像一排排冰冷的子弹:“合法?那你为什么要把样本走私出境,而不是通过正规的生物样本运输渠道?为什么专门选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采集样本?为什么要在样本里添加标识基因,还做基因提取预处理?” 他的声音像淬了冰,带着刺骨的寒意,“你以为我们查不出来吗?你们公司在非洲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导致当地爆发了针对性的传染病,造成上百人死亡,这也是‘合法研究’?”

黄志强的脸色终于变了,原本镇定的表情出现了裂痕,手指在西装裤上不自觉地捏出褶皱:“那、那只是意外…… 是当地的卫生条件太差,跟我们的研究没关系……” 他的声音开始发虚,眼神也不敢再和赵海生对视。

“不是意外,是必然。” 赵海生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国际刑警组织的通报文件,上面附有 “生命基因” 公司首席科学家的论文截图,“你们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在论文里明确写过,‘特定基因序列的人群对某种病毒没有抵抗力,可针对该基因设计靶向病毒’,这就是你们收集血液样本的真实目的,对吧?”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还有 625 这个数字,它对应着你们研究的 625 个易感基因位点,每个试管对应一个位点,用来验证病毒的靶向性,别以为我们查不出来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