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教案里的情话

书桌上的闹钟突然 “叮铃铃” 响起来 —— 十一点整,这是他们约定的 “熄灯时间”,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早自习,苏晚特意定的。但此刻,谁也没有动。陆承宇的手指在苏晚的教案本上慢慢翻着,刚好停在 “雅尔塔会议” 那页:三大国领导人握手的照片旁,苏晚用红笔写着 “合作才能共赢”,字迹边缘还能看到被泪水洇过的浅痕。

“还记得这页吗?” 陆承宇的声音软下来,指尖轻轻摸着那些洇痕,“去年你因为‘谁主备校级公开课’跟我吵架,躲在办公室哭,我拿着热奶茶去找你,说‘雅尔塔会议都能求同存异,咱们俩还不能吗’。” 苏晚的脸颊贴在他的胸口,能听见他有力的心跳,像历史课上播放的战役背景音,沉稳又安心。“当时你还说,我这是‘用历史梗敷衍你’。” 她的声音带着点委屈,却又藏着笑意,“结果最后,还是跟我一起备了课。”

第三节:讲台上的默契

第二天早自习的铃声还没响,苏晚已经站在了高一(3)班的讲台上。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今日背诵:珍珠港事件的历史影响”,字迹比平时更有力道,每个字的尾钩都翘得像只骄傲的小鸟 —— 连她自己都没察觉,这是昨晚被陆承宇 “夸” 了之后的下意识反应。后排的陆承宇抱着高三(1)班的作业本经过,目光在她的背影上轻轻停了停,恰好看见她衬衫领口露出的银色战舰书签,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像藏在衣领里的小秘密,只有他能看懂。

“苏老师,您今天气色真好啊。” 课代表把收齐的作业递过来,目光不经意扫过苏晚的脖子 —— 那里有块淡淡的红痕,被衣领遮了大半,像不小心蹭到的粉笔灰。苏晚的脸颊突然发烫,想起昨晚陆承宇在她耳边说的 “这是‘占领区’的标记,证明你是我的‘战利品’”,当时他的牙齿还在那片皮肤上轻轻磨着,像在啃咬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又痒又麻,让她忍不住攥着他的头发讨饶。

“大概是昨晚睡得好。” 苏晚赶紧接过作业本,假装翻页掩饰慌乱,却没注意到课代表眼里的笑意 —— 这届学生早就看出,他们俩的 “历史梗” 里,藏着不一样的甜。

陆承宇在高三(1)班讲 “战后国际秩序” 时,突然在 “联合国成立” 的 PPT 旁边,插入了一张珍珠港事件的对比图。学生们瞬间哄堂大笑,前排的班长举手调侃:“陆老师,您是不是串讲成苏老师的课了?昨天苏老师刚给我们讲完珍珠港!” 他却笑着推了推眼镜,语气认真:“历史事件从来不是孤立的,就像……” 他的目光透过窗户,落在对面教学楼二楼的苏晚身上 —— 她正拿着粉笔,给学生比划着 “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线”,手势像极了昨晚回答 “附加题” 时的姿态,灵动又鲜活,“就像我和苏老师的课,看似分开,其实是‘联动教学’。”

午休的教师休息室里,苏晚的保温杯里飘出红糖姜茶的甜香。陆承宇把自己没开封的黑咖啡推到她面前,笑着说 “换着喝,你这姜茶太甜,我得中和一下”,手指在她的杯沿轻轻划着 —— 那里有个小小的缺口,是去年他帮她搬沉重的《二十四史》套装时,被书架砸掉的。当时苏晚心疼得差点哭了,抱着杯子说 “这是我妈送我的嫁妆杯,用了十年了”,最后还是他用砂纸磨平了缺口,又偷偷在杯底刻了个小小的 “陆” 字,像给这件 “历史文物” 盖了个专属印章。

“下午教研组开会,主任说让咱俩各出一节公开课,主题都是‘战争与和平’。” 苏晚的手指在会议通知上划着,语气里带着点期待,“你打算讲哪段历史?” 她的目光落在陆承宇摊开的教案本上,看见他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爱心,爱心里面还写着 “苏晚专属”,像用涂改液偷偷补的痕迹,幼稚又可爱。

陆承宇突然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那今晚的‘预习内容’,不如定为‘冷战的形成与缓和’?” 他指的是昨晚没来得及进行的 “后续章节”—— 昨晚苏晚被他闹得笑个不停,连连讨饶说 “明天还要上早自习,再闹就起不来了”,却还是故意把他的手往自己睡衣里拽,指尖在他手背上划来划去,像在写 “今晚未完待续” 的秘密代码。

小主,

第四节:试卷里的爱意

期中考试的历史试卷批改现场,苏晚的红笔在一道简答题上停了停。有个学生答 “珍珠港事件的意义” 时,歪歪扭扭写了句 “美国被日本打醒了,终于参战了”,字迹像极了昨晚陆承宇在她手心写的答案,幼稚又直白。她忍不住笑出声,引来旁边陆承宇的侧目 —— 他正拿着红笔在一道论述题上划着,给了个近乎满分的高分,理由栏里写着 “能用全球史观分析二战影响,逻辑清晰,有自己的思考”。

苏晚凑过去一看,答题的学生正是陆承宇带的班长,字里行间都透着他平时讲课的影子 —— 连 “雅尔塔会议为战后秩序奠定基础” 这句话,都和他教案里的表述分毫不差。“你这是‘偏心’吧?” 苏晚用胳膊肘碰了碰他,语气里带着调侃,“我班上的学生答得比这好,你才给了及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