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办完,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许昊办完手续,跟着张教授来到了他那间堆满了书籍、影碟和剧本的办公室。
“坐。”
张教授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在对面坐下,开门见山,
“演唱会我看了,录像。声势浩大,布局精妙,尤其是最后《士兵突击》那一下,漂亮!”
许昊有些意外,没想到教授会关注这个:
“教授您过奖了,只是尽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好。”
“不用谦虚。”
张教授摆摆手,
“你的才华和野心,面试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叫你来,是想告诉你,电影学院不是教你技法的流水线,尤其是导演系,更重要的是思想、是眼界、是对生活的洞察力。”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许昊:
“你的情况特殊,已有的成就和忙碌的事业,注定你不可能像普通学生一样按部就班。系里讨论过了,对你的培养,会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大课要上,基础要打牢,这是根基。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可以减免。另外…”
张教授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师徒”间的默契:
“我每周会留出一个晚上,在我的小放映室。就我们俩,或者最多再加一两个我认为有潜质的苗子。不放那些晦涩的文艺片,我们就拉片分析经典的商业类型片,好莱坞的、香港的、国内的都看,拆解它们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节奏把控,还有…如何平衡艺术与市场。你觉得怎么样?”
这无疑是开小灶的特殊待遇!是学院和张教授对他极大的认可和期望。
这意味着他将能接触到更核心、更实用的导演思维训练,远超普通课程的内容。
许昊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和振奋,他立刻站起身,郑重地向张教授鞠了一躬:
“非常感谢教授和系里的理解与厚爱!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张教授满意地点点头,
“记住,许昊,你的舞台很大,但既然选择了导演这条路,就要把根扎深。电影,光有噱头和资源不够,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我希望未来,人们提起你,首先想到的是导演许昊,而不只是歌手许昊。”
“我明白,教授。”
许昊目光坚定,
“音乐是我的翅膀,但电影,是我真正想攀登的高山。”
离开张教授的办公室,许昊走在秋意渐浓的电影学院校园里。
周围的注目依旧存在,但他的心态已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