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一个家

八月初的京都,暑气正盛,知了在行道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着。

一辆黑色的奔驰S600,如同一条沉稳的黑色梭鱼,悄无声息地滑过被烈日炙烤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什刹海附近一条绿树成荫的胡同口。

车门打开,许昊率先下车。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纯棉白色T恤,搭配深色休闲长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雷朋墨镜,遮住了那双过于锐利的眼睛,但周身那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场,依旧引人侧目。

他看了一眼胡同深处那若隐若现的灰墙朱门,对紧随其后下车的高杰微微颔首。

高杰会意,如同融入背景的影子,守在车旁。

随后下车的是乔晚。

她今天没有穿刻板的职业套装,而是选择了一件浅蓝色的真丝衬衫,搭配白色九分西裤和裸色高跟鞋,简约而知性,柔和的颜色在炎炎夏日里带来一丝视觉上的清凉。

她手中拿着一个厚重的文件夹和一个颇为新潮的PDA,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脑海中最后一遍确认资料。

“许董,就是这里了,荷花巷三号。”

乔晚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带着专业性的清晰,

“这是近期市场上流通的、保存状况最理想的一处。标准的二进四合院,原主人是位学者,近几年一直在国外,委托中介处理。”

中介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早已等在门口,见到这气场不凡的年轻人和他身后那位明显是精英助理的女士,尤其是那辆价值不菲的虎头奔,态度愈发恭敬,连忙小跑上前,掏出黄铜钥匙,打开了那扇颇有分量的朱漆木门。

“许先生,乔小姐,您二位里面请!这院子,保证您看了喜欢!”

踏入大门,时光仿佛瞬间慢了下来。一道磨砖对缝的影壁挡住了视线,绕过去,眼前豁然开朗。

一进院落方正开阔,青砖铺地,几棵老石榴树和香椿树枝叶繁茂,在烈日下撑开一片浓荫。

正房、东西厢房由抄手游廊连接,屋脊上的小兽在阳光下静默矗立。

虽然能看出岁月痕迹,但整体结构完好,没有太多杂乱无章的私搭乱建。

“许董,乔总监,您看这格局,”

中介热情地介绍,

“这院子占地差不多四百五十平米,建筑面积三百平左右。正房五间,厢房各三间,这规制在现在可不多见了。”

许昊没有说话,信步走在青砖地上,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处细节——斑驳的廊柱彩绘,磨得光滑的门槛,窗棂上精巧的雕花。

他似乎在感受这座院落的“呼吸”。

乔晚跟在他身侧半步的位置,适时地低声补充,声音在静谧的院落里格外清晰: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类似地段和规格、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单价大约在每平米1.5万到2万元人民币之间。业主报价680万,略高于市场均价,但考虑到其完整性以及内部水电线路前几年刚由原主人做过升级,溢价在可接受范围内。我们的初步评估,600万到650万是相对合理的区间。”

在2007年,这笔钱对于普通人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但在京都悄然兴起的四合院交易市场中,已初现端倪。

乔晚继续汇报她的专业分析:

“从投资角度看,随着旧城改造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核心区域的四合院资源稀缺性会日益凸显。我们认为,其保值增值潜力巨大,远超普通住宅。而且,这类资产不易受短期经济波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