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台面下的交易悄然开启。
许昊知道,他必须在与摩托罗拉董事会的明枪之外,同时打好安德森这条暗线。
这需要极致的手腕和平衡能力,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但若能成功,收购摩托罗拉的最终障碍,或许将迎刃而解。
小主,
与保罗·安德森的通话结束后,许昊并未急于行动。
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信息,更需要来自更高层面的判断。
在酒店套房的加密通讯室内,他再次拨通了那个代表国家意志的京都号码。
接电话的依旧是那位声音沉稳的领导。
“领导,向您汇报一个重要进展。”
许昊的声音严肃而清晰,
“就在刚才,摩托罗拉董事会的一位核心成员,保罗·安德森,私下联系了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显然对这个消息十分重视:
“哦?具体什么情况?”
许昊将安德森的提议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包括其承诺搞定美国政府审查,以及索要至少30%股权并协助压价的条件。
他没有加入过多个人判断,只是客观陈述。
汇报完毕,他补充了自己的初步分析:
“领导,我认为这件事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这反映了摩托罗拉董事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对于公司的未来和我们的报价,存在严重分歧。安德森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套利’和‘抢跑’,他急于在交易达成前,为自己锁定最大利益。”
“第二,他提出的‘搞定政府审查’,恰恰印证了我们之前的预判——这将是本次收购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他能提出这点作为筹码,说明其在此领域的能量不容小觑。”
“第三,他的要价极高。30%的股权,意味着未来公司在许多战略决策上,将不得不考虑他的意志。这可能会与我们引入国内其他战略投资者、以及贯彻技术消化吸收的既定方针产生潜在冲突。”
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敲击桌面的声音,这是领导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许昊同志,你汇报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