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谈判再起

他目光扫过安德森,然后看向其他董事:

“我们收购的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公司,我们是为摩托罗拉注入一个活的灵魂和一条全新的、高利润的营收通道。这份价值,如何用百分比来计算?”

保罗·安德森适时地开口,他扮演着一个“清醒的中间派”角色:

“许先生展示的生态前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收购成功且整合顺利的基础上。风险依然存在。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既能体现摩托罗拉现有资产价值,又能共享未来成长红利的方案。”

许昊知道,这是安德森在按照昨晚的默契推动进程。

他顺势抛出了准备好的新方案。

“基于对未来的共同信念,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收购价格,”

许昊停顿了一下,清晰地报出一个比初始报价高,但远低于对方要求25%的数字,

“上浮8%。这是我们的最终底线。”

詹德等人脸色一变,正要反驳。

许昊紧接着说:

“同时,我们愿意设立一个 ‘未来价值共享计划’ 。在收购完成后的三年内,如果新公司达到预设的市场份额和互联网服务收入目标,我们将额外支付一笔高达数亿美元的业绩对价。这相当于将一部分收购对价,与各位管理层和员工未来的努力成果绑定。”

这个方案极其巧妙。

它没有直接给予安德森个人股权,而是将一部分潜在利益放在了需要整个公司努力才能触发的“奖金池”里。

这既符合商业逻辑,避免了明显的利益输送嫌疑,又实际上为安德森未来可能获得的利益,无论是通过股权还是其他方式,提供了合法的来源和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许昊最后抛出了那个经过国内首肯的“杀手锏”:

“此外,作为长期合作和扎根中国市场的诚意,我们提议,新公司将以象征性价格,将其通信基础专利库的‘中国区非独占性授权’,授予我们指定的中国合作伙伴。这将极大促进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协同,也为摩托罗拉的技术在最大的移动市场实现价值,打开了通道。”

这一条,看似是商业条款,实则深深触动了在座每一位美国董事的神经。

它意味着技术壁垒的某种“共享”,但也意味着无法估量的中国市场潜力。

反对它,就可能被视为拒绝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