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敷上药粉后,血很快止住了。李静小声说:“谢谢。”
太阳西斜时,大扫除终于结束了。教室焕然一新,虽然还是那些旧桌椅,但干净整洁;窗户上的破洞都糊上了新纸;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地上的砖块也垫平了。
杨老师很满意:“今天大家辛苦了。明天正式上课,都别迟到。走读的同学路上注意安全。”
吴普同和辛志刚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家住哪儿?”吴普同问。
“张各庄最西头,门口有棵大槐树。”
“那我比你近些,我到家了你还得骑一会儿。”
两人在岔路口分手,约定明天一起上学。
回家的路似乎比去时轻松。吴普同骑得很快,风在耳边呼啸。他脑海里还回想着今天的点点滴滴:新教室、新同学、一起劳动的场景......
特别是前桌那两个女生。王红梅活泼开朗,干活利索;李静文静秀气,但也很能干。她们是镇上来的,却没有看不起农村同学。还有辛志刚,虽然才认识一天,但感觉很投缘。
快到村口时,他远远看见父亲等在那里。吴建军什么也没问,只是接过自行车,和他并肩往家走。
李秀云早已准备好晚饭。玉米粥、窝头、炒白菜,还有特意给他煎的一个鸡蛋。
“学校怎么样?同学好处不?”母亲一边盛饭一边问。
吴普同难得地话多起来,详细说着这一天的经历:教室打扫得多干净,新同学都叫什么,怎么一起劳动......
当听到儿子和镇上女生一起干活时,李秀云紧张地问:“人家没嫌弃你是农村的吧?”
“没,她们还给我菜吃呢。”吴普同想起王红梅拨给他的熬菜,心里暖暖的。
吴建军点点头:“好好处,但别耽误学习。”
晚饭后,吴普同在煤油灯下整理书包。他把新发的课本一一包上书皮,用工整的字迹写上科目和名字。
临睡前,他拿出那个新笔记本,在第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下:
“1995年9月1日,晴。今天认识了新同学:同桌辛志刚,前桌王红梅、李静。我们一起打扫教室,她们很友好。高中生活开始了,我要努力学习,不负期望。”
窗外,月亮升得老高,明晃晃地照着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吴普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今天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里回放:杨老师清脆的声音、一起糊窗户纸的场景、王红梅拨给他的熬菜、辛志刚修理桌椅的熟练......
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里,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受到了新的希望。这些新面孔将陪伴他度过未来的三年,一起走向那个决定命运的高考。
夜渐渐深了,吴普同终于进入梦乡。梦里,他还在那间焕然一新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真正的高中学习生活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