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病得厉害,家里没钱给她看病。我要是退学了,既能省下学费,还能打工挣钱。"
杨老师沉默了一会,说:"你知道你爹娘为什么拼命供你上学吗?就是不想让你像他们一样吃苦。你要是现在退学,才是真正对不起他们。"
"可是我妹妹......"
"妹妹的病要治,你的学也要上,"杨老师坚定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放学后,吴普同去找马欢补课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家里的情况。
马欢很同情:"我爸爸认识县医院的人,要不我帮你问问能不能便宜点?"
让吴普同意外的是,第二天马欢真的带来了好消息:"我爸爸说,县医院有个扶贫项目,贫困家庭可以减免部分医疗费。你们可以去问问。"
吴普同高兴极了,放学后飞快地骑车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
李秀云却犹豫了:"就算是减免,也得花不少钱吧?而且去县里看病,路费住宿费都是钱。"
"娘,小梅的病不能再拖了!"吴普同急了,"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那天晚上,吴普同偷偷把自己存了很久的零花钱数了数——只有二十多块,远远不够。他又想起父亲临走时说的话:"有事就去砖厂找刘会计,我欠他个人情。"
第二天,吴普同请假去了砖厂。刘会计很热情,听说情况后,当即借给他五百块钱。
"不够再来找我,"刘会计说,"你爹是个实在人,他的孩子有困难,我能帮就帮。"
拿着五百块钱,吴普同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
周末,李秀云终于带着小梅去了县医院。吴普同因为要月考,没能陪同。一整天他都坐立不安,直到傍晚看见母亲和妹妹回来。
"怎么样?"吴普同急切地问。
李秀云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大夫说是偏头痛,给开了特效药,说吃一个疗程就能好转。"
小梅也显得精神多了:"哥,县医院好大啊,还有电梯呢!"
看着妹妹久违的笑脸,吴普同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虽然欠下了债务,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那天晚上,小梅的头疼没有发作,睡得很安稳。吴普同在日记本上写道:"生活总是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出路。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会永远记住这份温暖。"
窗外,月光如水,安静地照在这个经历了太多磨难的家庭。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而他们,也还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