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来了,吴建军帮儿子把东西放好,又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拿着,买点需要的。" "爸,我还有钱......" "拿着!"吴建军不由分说地把钱塞进儿子手里,"在学校别省着,该吃吃,该喝喝。"
班车开动了,吴普同从车窗望出去,父亲还站在原地挥手,身影在晨雾中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黑点。
回到县一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教室里的倒计时牌又撕去了三十页,黑板上写满了新的公式和知识点。室友们都在埋头学习,没有人注意到他回来了。
晚自习时,吴普同却总是走神。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母亲疲惫的面容、妹妹长满茧子的手、父亲花白的头发......还有那些金黄的、等待收割的玉米地。
"怎么了?心不在焉的。"张文远注意到他的异常。 "没事,"吴普同摇摇头,"就是有点累。"
但当他翻开习题集,看到那些熟悉的题目时,突然有了一种新的动力。他想起母亲在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想起父亲递钱时粗糙的手掌,想起妹妹期待的眼神......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用力。他知道,自己手中的笔,就是最好的劳动工具;考出好成绩,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晚自习结束后,八个人照例煮泡面吃。今晚的话题格外热烈,大家都在说月假的见闻。 "我回家发现我妈头发白了好多,"孙伟罕见地没有笑,"她说不想让我有压力,一直没说家里的事。" "我爸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李强低声说,"还坚持下地干活......"
每个人都在说着家里的不易,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着坚定的光。这一刻,他们更加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泡面的热气氤氲中,吴普同突然说:"咱们一定要考上。" "一定要考上!"八个人的声音在宿舍里回荡,坚定而有力。
夜深了,吴普同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拿出日记本,就着手电筒的光写道:"今天下地干活,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我的手只干了一天活就起泡了,可他们常年如此......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他们的付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熟睡的室友们脸上。这些年轻的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眉宇间已经有了成熟和坚定。
秋收的季节终会过去,但学习的季节还在继续。在这个金色的秋天,这些复读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对家庭、对责任的理解。
吴普同轻轻合上日记本,在心里默默发誓:明年秋天,一定要让父母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不是地里的庄稼,而是他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县一中的校园里。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