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同的手顿了一下,铅笔在纸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 “有点。”他低声说。 “别太大压力,”吴家宝语气认真,“就算考不上也没事。我现在一天能挣三十五,加上爸的工资,够养家了。你想复读就再读一年,我供你。”
这话让吴普同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他一直以为弟弟还是个孩子,没想到已经这么懂事了。 “谢谢你,家宝。”他深吸一口气,“但我一定要考上。”
初七一大早,吴普同就要返校了。李秀云给他准备了一大包吃的:煮鸡蛋、炸丸子、饺子... “在学校别省着,该吃就吃。”她反复叮嘱。 吴建军塞给他二百块钱:“拿着,买点需要的。” 吴家宝默默帮哥哥拎着行李送到村口,突然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哥,这个你拿着。我偷偷攒的,别告诉爸妈。”
班车来了,吴普同上车前突然抱住弟弟:“在家照顾好爸妈。” “放心吧哥,”吴家宝用力点头,“你专心学习。等我再多学点手艺,一天能挣四十呢!”
车开动了,吴普同从车窗望出去,家人还在村口招手。弟弟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黑点。
回到县一中,校园里还很冷清。大部分学生要明天才返校。宿舍里空荡荡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走廊回响。
放下行李,他立刻开始学习。春节的喧嚣已经远去,现在只剩下一个目标:高考。弟弟一天三十五的工资,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晚自习时,同学们陆续返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春节的疲惫和放松。 “过年好玩吗?”孙伟问。 “就那样。”吴普同头也不抬地做题。
宿舍的泡面夜话中,大家分享着春节见闻。只有吴普同沉默不语。 “怎么了?过年过傻了?”张文远推推眼镜。 “我在想,”吴普同终于开口,“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是啊,他们已经压上了所有赌注:时间、金钱、家人的期望......除了前进,别无选择。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那天晚上,吴普同在日记本上写道:“春节过去了,喧嚣散尽,只剩下146天。弟弟一天三十五的工钱,是我每天都要对得起的重量。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为了父母,为了弟弟妹妹,更为了自己。”
合上日记本,他望向窗外。县一中的校园静悄悄的,但教学楼里已经亮起了几盏灯——那是和他一样没有退路的复读生,已经开始拼搏。
月光如水,照在八个年轻人的脸上。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但这一次,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处境。吴普同深吸一口气,翻开习题集。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像一个真正的战士那样,迎接最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