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夜课启新识

张卫平沉默地揉着脚踝,他的动作似乎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显得格外吃力。

吴普同没说话,只是在心里默默回忆着教官强调的要领,下意识地比划着手臂的摆动幅度。

下午的训练在持续的烈日下进行,内容依旧是反复的操练。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在军装上留下白色的盐渍。口号声、脚步声、教官的训斥与指导声,构成了操场的主旋律。身体的疲惫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但精神上,似乎开始逐渐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节奏和绝对的服从。

令人意外的是,今天并没有再安排整理内务的加练项目,也许教官也觉得那“豆腐块”非一日之功。当结束的哨声吹响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互相搀扶着往宿舍挪。

晚饭后,稍事休息,晚上七点整,按照通知,新生们需要前往1号教学楼103教室参加新生安全教育讲座。316宿舍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体,随着人流走向教学楼。

夜晚的1号楼更显庄重,窗户里透出明亮的灯光。103教室果然是个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能容纳两百多人。他们进去时,里面已经黑压压地坐了不少人,嗡嗡的交谈声充斥着整个空间。空气中混合着汗味、沐浴露的清香和书本纸张的味道。他们好不容易在靠后的位置找到了几个连在一起的空位坐下。

小主,

吴普同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气派的教室:阶梯式的布局确保后排也能清晰看到前方,巨大的投影幕布悬挂在黑板上方,讲台上摆放着电脑和投影仪,天花板上悬挂着多个音响设备。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大学的教室,而且是功能如此先进的教室,感觉比高中时的教室高级太多了。教室里坐着来自不同院系的新生,面孔陌生,带着各种口音,洋溢着新鲜又好奇的气氛。

七点整,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干练的中年男老师走上讲台,调试了一下麦克风,试音声“喂喂”了两下,教室渐渐安静下来。

“同学们,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保定农业大学。我是学校保卫处的王老师,今晚由我为大家带来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第一课。”王老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开门见山,没有多余寒暄。

讲座正式开始。投影幕布上打出“人身安全”四个大字。王老师从最基本的校园内交通安全讲起,提醒大家校园内自行车多,上下课高峰期要注意避让,尤其在下坡路段和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

“别以为在校园里就绝对安全,每年都有因为骑车过快引发的磕碰事件。”王老师语气严肃。

接着又讲到用电安全,严禁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电炉子等大功率电器。

“宿舍楼线路老化,负荷有限,你们那个热得快,功率动不动就上千瓦,极其容易引发火灾!这不是开玩笑的!”他展示了几张宿舍火灾后的现场照片,触目惊心的焦黑痕迹和烧毁的物品让台下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吴普同暗自咋舌,心想这可马虎不得。

“还有,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去校园内特别偏僻的地方,比如实验楼后身、小树林深处,尤其是熄灯以后。如果必须要去,最好结伴而行。遇到紧急情况,记住校园报警电话……”王老师讲得细致又务实。

然后是“财产安全”部分。王老师提醒大家,宿舍不是保险箱,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虽然现在极少学生有)、随身听、钱包等,一定要妥善保管,离开宿舍哪怕只是去水房,也要记得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