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周末的烟火气

几杯酒下肚,桌上的气氛很快热络起来。话题自然是从各自的工作开始。

赵斌是个话匣子,一边啃着花生米,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他们机修班的趣事:“……你们是没见,上回车间那台老掉牙的冲床又闹脾气,老师傅都摇头,我趴那儿鼓捣半天,发现就是个限位开关里头进了铁屑,清出来立马就好!把我们班长给乐的,夸我眼神好使!”

他说话时表情丰富,手势不断,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王小军补充道:“斌子手艺确实没得说,我们车间好多老师傅都服他。就是有时候胆子太大,啥机器都敢拆。”

赵斌嘿嘿一笑:“怕啥,机器也是人造的,摸清脾气就好办!”

孙倩的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她会适时地接话,问问马雪艳在乳品厂化验室的工作是不是很精细,或者问问吴普同饲料厂的生产流程。当听到吴普同说起车间里粉尘和噪音大时,她微微蹙眉表示理解:“生产一线确实辛苦。我们在办公室,虽然环境好点,但杂事也多,各种报表、通知、会议纪要,写得头晕眼花,有时候还得应付各种检查,一点不比你们轻松。”她说话很有技巧,既表达了同情,又不显得矫情,还巧妙地点明了自己岗位的优势和不易。

王小军显然在现在的工厂混得如鱼得水,他讲述着自己如何快速掌握车床操作,如何跟老师傅和领导处好关系,语气中带着自信:“……在哪儿干都一样,得多用眼睛看,多用脑子想,不能光傻干。跟对人,做对事,机会自然就多了。”他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吴普同,似乎带着点提醒的意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普同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偶尔插几句话,介绍一下红星厂的情况,或者回应一下别人的问题。他看着侃侃而谈的王小军,开朗活泼的赵斌,以及举止得体的孙倩,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工厂围墙之外,同龄人更多样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智慧。他们不像张卫平那样沉浸于技术和数据,也不像宋慧娟、吴玉那样带着明显的岗位隔阂感,他们更接地气,更鲜活,更懂得如何在现实环境中经营自己的生活和人脉。

马雪艳似乎也很享受这种氛围,她小声跟孙倩交流着女孩子之间的话题,比如哪里的毛衣好看,或者保定的百货商场最近有没有促销活动。孙倩很热心地给她介绍,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对了,普同,”王小军想起什么,端起酒杯跟吴普同碰了一下,“你们那个同学,张卫平,是不是调去生管科了?”

吴普同点点头:“嗯,刚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