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小孔成像

我是穿越者青林,我书桌抽屉的“时空纪念品”再添新成员——一方边缘磨出包浆的青铜镜,镜面中央还留着个针尖大小的圆孔,镜背刻着模糊的“墨”字。

这事得从昨天说起,我在“先秦科技全息馆”调试墨家机关术模型,指尖刚触碰到标注“墨子光学实验”的数据模块,控制台突然爆发出青蓝色的电流弧光,强光裹着我穿过时空乱流,等我摔在铺着干草的地面时,鼻尖已萦绕着松烟墨与桐油混合的清苦气息,

我穿越到公元前430年,这里是鲁国曲阜郊外的墨者庐舍,我竟撞进了墨子钻研小孔成像的关键时刻。

“何处来的后生?穿的衣物怎这般怪异?”

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我挣扎着抬头,看见几位身着粗布短褐、腰系麻绳的男子围拢过来,他们手中或持木尺,或握墨斗,衣襟上都绣着黑色的“墨”字纹样。

我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的材质在昏沉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与周围的夯土墙、木梁柱、陶制灯盏格格不入。

更显眼的是,我手边还滚落着时空数据仪——那是我调试模型时攥在手里的,此刻屏幕还亮着墨家光学原理的三维图谱。

“先生恕罪!晚辈青林,自远方而来,不慎迷失路径,误闯贵地……”我慌忙爬起身,脑子飞速检索历史坐标:此时墨子刚结束对楚国的游说,阻止了鲁班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正回到鲁国整理墨家典籍,同时钻研光学、力学等“巧传则求其故”的技艺。

人群分开,一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缓步走出。

他身着与众人同款的粗布短褐,却难掩眉宇间的睿智,手中握着一根竹制算筹,目光落在我身上时,没有半分警惕,反倒带着探究:“你这衣物轻薄却能遮体,莫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织法?还有你手边那发光的物件,是何种机关?”

这便是墨子!比全息馆里的复原影像更具亲和感,眼神里满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而非后世典籍中刻板的“墨翟先生”形象。

我刚要解释,却见墨子已弯腰拾起时空数据仪,指尖在光滑的屏幕上轻轻划过,误触了全息投影键。

一道淡青色的光骤然亮起,空中瞬间浮现出小孔成像的立体模型——光线穿过暗盒前端的圆孔,在后端的白屏上投射出倒立的烛焰影像,连光线的传播路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周围的墨者们皆惊得后退半步,有人低声念叨“巫术”,唯有墨子眼睛发亮,伸手去触碰空中的光影,指尖却径直穿过:“此乃光影之理?竟能这般清晰地显影?”

“先生明鉴!”我赶紧接过话头,“这是晚辈家乡记录‘小孔成像’的器具,能将光影传播的过程具象化。晚辈方才听先生提及‘光影’,想来先生也在钻研此道?”

墨子闻言,立刻拉着我的手腕往庐舍深处走:“后生且随我来!我近日正为‘光之人煦若射’的道理困惑,你这器具或许能解我疑惑。”

跟着墨子穿过几间堆满竹简、木械的屋子,我们来到一间格外幽深的庐舍。

屋子西侧的夯墙上开着个一指宽的圆孔,东侧则立着一块打磨光滑的白木板,地上摆放着一盏铜制烛台,烛火跳动间,白木板上竟隐约映出模糊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