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功……
“穿越达人,你终于来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青林猛地转身,看见白胡子老人正蹲在青铜铸就的圆盘旁,指尖的铁笔在蜡质涂层上划出细密的纹路。
阿基米德的托加袍沾着金属碎屑,右眼戴着的青铜单片镜反射着地中海的阳光——这是青林第三次在时空裂隙中遇见他,每次相遇的时间点都精准卡在这位天才即将完成重大发明的时刻。
“这次您在做什么?”青林快步上前,目光被圆盘中央的齿轮组吸引。
那些青铜齿轮的齿合面打磨得如同镜面,最小的齿轮直径仅拇指大小,齿牙却排列得丝毫不差。
阿基米德直起身,指着圆盘边缘的刻度:“我在完善天象仪的传动结构。
你上次说,你们能在天上看到运行的金属盒子?”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齿轮上轻轻滑动,“可再精密的仪器,都要遵循最基础的力学规律。跟我来,我给你看样东西。”
老人领着青林穿过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回廊,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斑。
他们走进一间堆满器械的石室,墙角立着一根两人高的木质杠杆,杠杆一端悬挂着沉重的石块,另一端系着细麻绳。
“你觉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抬起这块石头?”阿基米德问。
青林绕着杠杆走了一圈,石块表面的刻痕显示它至少有五百斤重:“至少需要十个壮汉。”
老人闻言笑了,他将麻绳系在杠杆远离石块的一端,又在麻绳末端挂上一个装满沙土的陶罐。
陶罐刚接触地面,沉重的石块竟缓缓升起,青林甚至能看到石块底部扬起的灰尘。
“这就是我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走到杠杆支点旁,指着支点与两端的距离,“力臂越长,所需的力量就越小。就像我们用撬棍撬动重物,用船桨推动船只,本质上都是在利用这个原理。”他突然转身盯着青林,“你说你们的时代有能飞的机器,它们是否也在遵循这样的规律?”
青林点头,脑海中浮现出飞机机翼的受力分析图:“我们的飞行器靠机翼产生升力,发动机提供推力,这些都需要精确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您的杠杆原理,是现代力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