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灵不灭

茶心的指尖正在化作细碎的灵光,像被狂风卷走的茶末,连一丝挽留的余地都没有。

方才倾洒“无味之茶”时的圆满与通透尚未散尽,反噬的力道已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在消融,就像煮沸的茶汤蒸腾成烟,要彻底融入那片因她化道而震颤的陆羽遗迹之中。玄鉴苍老的脸庞上满是悲戚,地上青萝化作的种子还静静躺着,而那些赶来得及时的仙界之人,目光里只剩震惊与惋惜——谁都明白,壶灵化道,便是烟消云散,再无重来的可能。

“难道这就是结局?”茶心的念头越来越淡,就像风中残烛,“我护了茶魄,守了遗迹,却终究要失了自己……”

就在她的意识即将彻底沉入黑暗的刹那,一道温润的光华忽然自遗迹深处亮起。那光芒不似法宝那般璀璨夺目,也没有法术那般凌厉逼人,倒像初春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寒窗落在积了雪的茶席上,带着让人安心的暖意。茶心残存的意念下意识地捕捉这缕光,只见遗迹中心那片刻满陆羽手札的石壁突然炸裂,无数金色的文字如活过来般飞舞盘旋,最终凝聚成一道模糊的虚影。

那虚影身着粗布青衣,腰间挂着一把旧茶壶,虽看不清面容,却自带一股“一碗清茶观天地”的淡然气度。在场的修士中,玄鉴最先反应过来,他挣扎着撑起身子,枯槁的手颤抖着指向虚影,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茶圣……是茶圣陆羽的残影!”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慧觉禅师合十念佛,文正先生抚须而立,眼中满是敬畏——那可是开创茶道的始祖,即便只是一道残影,也足以让三界修士俯首。而那道虚影根本未曾理会众人的反应,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对着正不断消散的茶心,一道更浓郁的温润光华射了过来,像一张轻柔的网,将茶心即将溃散的灵体牢牢兜住。

“这是……”茶心的意识骤然清醒了几分。她能感觉到那光华里蕴含着极其精纯的茶之本源,就像千年古茶树的根脉精华,带着大地的厚重与草木的生机。那股力量顺着她的灵体游走,原本正在消散的灵光竟开始缓缓凝聚,就像散落在地上的茶粉被重新收进茶荷之中。但这份救赎并非毫无代价,她能清晰地察觉到,自己原本的壶灵形体正在快速消融,那是她存在了千百年的根基,如今却像被开水冲泡的茶叶,渐渐失了原本的形态。

“器终有毁,强求不得。”一道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在茶心脑海中响起,正是那道虚影所发,“你以壶灵之身修茶道,本就落了下乘。所谓茶道,从来不是器的坚守,而是心的通透。”

茶心似懂非懂。她想起玄鉴重伤前说的“无味”,想起自己在绝境中冲泡无味茶时的“茶我两忘”,那些过往的片段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初遇青萝时的草木清香,跟着玄鉴学泡茶时的笨拙,对抗清虚子时的决绝,还有青萝燃烧本源时那抹最后的微笑。这些记忆像一颗颗珍珠,被那股温润的茶之本源串联起来,渐渐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内核。

“原来如此……”茶心豁然开朗,“我执着于壶灵的形体,执着于守护的责任,却忘了茶道的真谛,本就是‘破执’啊!就像泡茶要洗茶去尘,修心也要去伪存真。”

随着这个念头升起,她不再抗拒壶灵形体的消散,反而主动将自己的意识与那股茶之本源融合。原本剧烈震颤的遗迹突然平静下来,那些飞舞的金色文字纷纷落向茶心,像是归巢的鸟儿。慧觉禅师看得真切,低声对文正先生道:“这是茶圣在传功啊!茶心道友此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文正先生点头赞同:“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她失了壶灵之躯,却得了茶圣本源加持,这份机缘,三界之内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