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杜鹃开得正艳,像一片燃烧的朝霞。
岳川背着双肩包,跟着老向导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活像个春游的小学生。
“岳老师,前面就是黄洋界了,当年红军在那儿打了场大胜仗!”
老向导是个退伍老兵,嗓门洪亮得像开山炮,“毛主席还写了首词呢,‘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那叫一个霸气!”
岳川听得心潮澎湃,登上哨口的瞬间,山风呼啸而过,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
他掏出手机,对着云海拍了张照,突然灵感爆棚,蹲在石头上就写了起来,笔尖在本子上沙沙作响。
“这是……写歌呢?”老向导凑过去看,只见纸上写着《映山红》三个字,下面是几句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好听!真好听!”老向导一拍大腿,“这调调,跟咱山里的山歌似的,一听就亲!”
岳川笑着把本子揣起来:“还没写完呢,等写完了,唱给您听。”
在井冈山待了三天,岳川像个真正的游客,跟着老乡采茶叶,帮农户劈柴火,晚上就蹲在晒谷场听老红军讲过去的故事。
有个90岁的老交通员,说起当年冒着枪林弹雨送情报,眼里还闪着光:“那时候苦啊,但想着红军能打胜仗,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啥也不怕了。”
岳川听得眼圈发红,当晚就把《映山红》写完了。
他找了个老乡家的旧二胡,就着煤油灯的光,拉着调子唱了起来。歌声穿过窗户,飘在寂静的山村里,有老乡披着衣服出来听,默默抹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