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绣丝引:弦上非遗声,歌里山河意

在选秀节目《音你而来》的后台,岳川正全神贯注地研究着手中的乐谱。

在“绣丝引”三个字旁边,他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注,仿佛这些注释就是他创作这首歌曲的密码。

“前奏用古琴泛音,对应苏绣的‘起针’,要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苏绣开始时那轻柔的起针动作。”

岳川轻声念叨着,手中的笔在乐谱上不断游走,为每一个音符都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副歌部分加入竹笛颤音,就像丝线在风中飘动一样,轻盈而灵动。”

他继续写道,脑海中浮现出苏绣中丝线飞舞的画面,那细腻的质感和灵动的线条,都将通过竹笛的颤音展现得淋漓尽致。

“间奏采样绣针‘沙沙’声,这是苏绣独特的声音,也是整首歌曲的灵魂所在。”

岳川的笔触越发细腻,他似乎能够听到那细微的绣针声在耳边回响,为歌曲增添了一份真实的质感。

岳川深知,这首《绣丝引》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更是他对龙国音乐圈“国风缺口”的一次破局尝试。

如今的龙国“国风歌”市场,几乎被韩流公司包装的“电子绣娘”套路所占据。

那些虚拟偶像们穿着改良后的汉服,唱着堆砌着“锦绣”“霓裳”等词汇的歌词,伴奏则充斥着电子合成器的声音,就连所谓的古琴采样,也不过是电脑合成的产物,完全失去了真正非遗的灵魂。

岳川决心用《绣丝引》打破这种局面,让听众真正领略到苏绣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以及它与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

“星娱的虚拟偶像‘绣月’刚刚发布了一首新歌《丝语》。”

音乐总监老何面色凝重地把手机递到我面前,屏幕上,“绣月”的全息投影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其歌声婉转悠扬,歌词中“一针绣出天上月”的“针”字,被电子音拉得变了调,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老何接着说道:“他们不仅买下了‘国风顶流’的热搜,而且这首歌的播放量在短短三天内就突破了一亿,这可真是个惊人的数字啊!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公然放话,说什么‘真非遗太老,虚拟的才懂年轻人’,这不是明摆着贬低我们的传统文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