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接过大纲,翻到“茶馆传承”的片段——老茶馆老板不愿拆迁,和女儿产生矛盾,最后在巷子里的老邻居帮助下,保住了茶馆。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地球电影《百鸟朝凤》的原声风格,温暖中带着坚守,正好适配这段剧情。
“我们可以把《宽窄巷》改编成电影的主题曲,”岳川说,“再加几首插曲,比如讲糖画师傅的《糖画谣》、讲采耳师傅的《叮铃记》,用巷子里的真实声音当伴奏,让电影更有成都味。”
张弛立刻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太符合我的预期了!电影下个月开机,咱们明天就能细聊,我还想请老周、陈叔他们当电影的群演,让真正的宽窄巷人演自己的故事。”
老周一听,高兴得直拍桌子:“要得要得!能上电影,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宽窄巷,我肯定来!”
周曼看了看时间,提醒道:“咱们后天要去西安录综艺,张导这边的原声方案,我让凌薇留在这里对接,等咱们西安站结束,再回来细聊电影的配乐细节。”
张弛点头:“没问题!凌薇老师留下就行,我带她去电影的取景地看看,让她更了解剧情。”
众人起身告辞时,老周和陈叔送他们到巷口,手里提着打包好的火锅底料和碧潭飘雪茶:“带点成都的味道去西安,想成都了就煮点火锅,喝口茶。”
陈叔还把自己的采耳工具包递过来:“里面有个小铜铃,录西安的歌时要是缺声音,就摇一摇,像成都在给你们加油。”
岳川接过铜铃,摇了摇,“叮铃”声在巷子里散开,和远处传来的糖画“滋滋”声、茶馆的瓷碰声混在一起。
他看着宽窄巷里渐渐亮起的灯笼,又看了看手里的电影剧本,知道成都的故事还没结束——从综艺到电影,从《宽窄巷》到《成都故事》,那些从地球“搬”来的旋律,正在这座城市的烟火里,慢慢长成属于它的样子。
林野突然指着巷口的出租车:“西安的节目组已经在群里发消息,说给咱们订好了酒店,明天早上的飞机,咱们得赶紧回去收拾行李,别耽误了西安站的踩点。”
陆哲立刻把吉他背好:“西安站咱们录什么歌?要不要提前想想,比如用城墙的钟声当前奏?”岳川笑着点头:“到了西安再说,先感受下古城的味道,总能找到最贴的声音。”
出租车缓缓驶离宽窄巷,岳川摇下车窗,看着巷子里的灯笼越来越小,手里的铜铃还在轻轻响着——那声音像成都的问候,也像下一段旅程的序曲,带着烟火气,慢慢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