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二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二月十八,良辰吉日,京城礼部在贡院举行了三年一度的会试。
当日一早,天色微亮,袭人便早早服侍冯渊更衣洗漱,享用早餐,还将考试所需的笔墨和食物放入一个提篮中,用笼布盖好,交给冯渊。
一切准备妥当后,冯渊上了刘三准备好的马车,向神京城贡院的方向驶去。
会试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因为只要能够通过会试,便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仕途,接下来的殿试,基本上都会被朝廷录用,成为进士,只不过最终的名次会有所不同罢了。
当马车抵达京城贡院的门口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场面宏大,气氛严肃。
能够参加会试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饱学之士,他们或是各地的举人,或是国子监的监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最终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
贡院门口,戒备森严,官差们手持刀枪,来回巡逻,维持着秩序。
冯渊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衣冠,手持提篮,随着举子的人流走向贡院大门。
在贡院门口,冯渊接受了官差们严格的搜身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被允许进入考场。
进入考场后,眼前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考棚,一名官差引导着冯渊,来到了他所被分配到的考棚。
京城贡院的考场,果然名不虚传,十分的正规,这里的环境无疑要比金陵城那边好上许多。
随着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考官们开始向每位考生发放试卷。
冯渊接过试卷,并没有急着答题,而是先快速浏览了一遍考题。当他看完后,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早已成竹在胸。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开始认真答题。
以他现在高达一百的智商,再加上书法精通的特技。他很快便文思泉涌,一个个优美的文字跃然纸上。
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冯渊便已经将所有的题目全部答完。
而且他所答的每一个观点都一针见血,直中要害。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书法文笔也宛若印刷体一般,工整规范,赏心悦目,整张试卷没有一个字的涂改,简直堪称完美。
本来按照以往的惯例,科考的时间一般为两天,考生们需要在考棚内度过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