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高中状元

摄政王走到桌案前,看了看三人的试卷说道:“中榜的居然有两名汉人,却只有咱们一名旗人,皇上您觉的合适吗?”

小皇帝心中不喜,但还是压着心中的怒火问:“那依摄政王之意,该如何处理?”

摄政王理所当然的说:“自然是从这十张试卷中先选出咱们满人的,若是咱们满人不足三人,再选汉人的。这还用考虑吗?”

小皇帝一滞道:“摄政王,你的意思是无论汉人答的试卷有多好,只要有咱们旗人在,就没有汉人的份,对吗?”

摄政王蛮横的说:“不错,本王正有此意。”

小皇帝十分生气:“你……,你怎可如此?何况君无戏言,本皇已经钦点考生冯渊为状元了,不可更改。不如就让满人图尔宸为榜眼,汉人史大成只做探花好了。”

摄政王不以为然的说:“怎可让一个汉人来做咱们满人的状元。不若这样,本王再出一题,他们三人谁答的好就是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皇帝的计划被打乱,不由对摄政王暗暗恼怒,但摄政王权倾朝野,他也没办法直接拒绝。

小皇帝只得问:“摄政王要出何题?”

摄政王干脆利落的说:“本王不想像汉人那样讨论一大堆道理,只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眼下咱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消灭他们汉人的南明政权,不妨就以此为题,让他们三人做答。”

冯渊听罢心中暗暗叫苦,对待这样的问题,他只能装傻子。若是真说到点子上,南明皇室必定伤亡惨重,他会被汉人戳着脊梁骨骂汉奸。

正当为难之时,他突然灵机一动,上前发言道:“小生其实另有一策,使咱们满汉两边都满意本次科考的结果,不知当讲不当讲?”

摄政王被冯渊站出来打扰,不由的眉头微皱,正要呵斥,却见小皇帝抢先发言道:“冯会元请讲。”

冯渊侃侃而言:“既然因为满汉名额的分配出现了分歧,不如咱们就将本次科举分成两榜,满榜与汉傍各设状元、榜眼、探花。相互不加干扰,两边皆大欢喜,不知皇上和摄政王意下如何?”

小皇帝想了想道:“这个主意朕看不错,摄政王,你说呢?”

摄政王似乎也觉的这个主意不错,居然没有反对。他忍不住看了冯渊一眼,心想此人智谋不凡,竟然能想出这样的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看来有必要了解一下此人,当即赞成的说:“如此也好。那就再请皇帝选三人吧。”

就这样,小皇帝与摄政王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很快就确定了满汉两榜的三甲人选。

图尔宸成为了满榜的状元,而冯渊成了汉榜的状元,史大成也只能屈居汉榜榜眼了。

按照大清规矩,科考的前三甲都是要被授予官职的,封完了图尔宸加入翰林院,轮到小皇帝册封冯渊时。

只听大太监夏守忠拿出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科状元冯渊,才华横溢,朕心甚慰,兹特封为正五品江南巡盐御史副史,协助正三品巡盐御史林如海,择日一同前往江南巡察盐务,整顿当地盐务,钦此!”

冯渊连忙恭敬的跪倒在地,高声答道:“臣,冯渊,领旨谢恩!”说完双手高举过头,从夏守忠手中接过明黄的圣旨。

摄政王愕然的质问道:“皇上,这状元向来都是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这一官职,为何今日却要破例,让这冯渊担任正五品巡盐御史副史?”

小皇帝心中冷笑,表面上却叹了口气,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摄政王,您有所不知,朕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迫不得已。朕听说江南的私盐走私十分猖獗,已经到了无法无天,刺杀朝廷命官的地步。”

“冯状元此番前往江南,必然会危机重重,您以为这是恩典,其实却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严峻考验。他能不能活着回来都还是未知。既然他为了朝廷,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朕自然要给予他相应的厚报,也好安抚天下读书人的心。”

江南那边的情况摄政王心里更清楚,因为他就是最大的幕后黑手,当即冷冷一笑。他早就看出来冯渊与小皇帝关系甚近,不由暗暗动了杀心,决定将冯渊留在江南,再也不要回来了。便没有再出言反对。

就这样,一场看似平静的殿试,实则暗藏杀机,小皇帝与摄政王暗中角力,为着自己的利益算计着。

而冯渊居然真的如同戏文里那样,连中三元,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他跨马游街,鸣锣开道,一路吹吹打打的赶往了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