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师傅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能再走出齐鲁,去外面闯荡一番,去外面向其他人重新为鲁菜正名了。
而后辈的厨师们,大多在离开齐鲁后,被迫都需要学习和适应别人地方菜系。
很多甚至离开齐鲁后,为了工作只能选择学习其他菜系了。
这对于推广鲁菜可以说是毫无益处的。
老师傅们一直都在等着优秀的年轻厨师出现。
他们会一起培养,也愿意把自己的好手艺分享出去。
可是优秀的年轻厨师,始终也没有出现。
这一度让老师傅们都相当无奈。
只能是继续支撑着鲁菜,用自己过去的经验,用那些传统的经典鲁菜,继续向所有人证明鲁菜的存在。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菜终究还是落后于时代。
越来越多人选择其他一些菜,选择味觉上更富有刺激性的川菜中江湖菜。
或者选择用更多高档食材的粤菜,以及闽菜等海鲜菜肴。
真的已经越来越少的人走进一家鲁菜馆。
在这种时候,冯正明出现了。
冯正明的出现一下子扭转了颓势。
先是在省内靠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打出了冯家把子肉的好名声。
然后一路过关斩将,在全国烹饪大赛上真正的崭露头角。
可以说那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上,冯正明是真正做到了力压群雄,夺得了全国大赛上最后一次设立的状元称号。
接下来,冯正明非常好的利用自己状元的名声。
先是把干饭铺的分店开遍了全省各地。
接着又是依靠这汇泉楼,证明了自己的手艺。
然后走出齐鲁,没有选择北上去京城。
他选择了南下到沪城。
当时老师傅们其实很多都不理解。
因为在老师傅们眼里,北上京城是一位鲁菜厨师最好的选择。
但是冯正明没有选择北上京城,他选择了南下到沪城。
他想要在沪城去接受真正的市场冲击。
冯正明靠着自己的想法和实力,就真的在沪城站住了脚。
要知道他来到沪城前,沪城几乎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鲁菜餐馆,更不要说是鲁菜酒楼。
可冯正明就是一口气开了四家冯家干饭铺的分店。
并且还在沪城一条满是西餐馆的街上,开了一家干饭铺的分店。
他把那家店作为升级的样板,不但是让很多国内人接受了他的分店口味,更是连很多外国人都被他的店所吸引。
这可能是过去很多老师傅们没有想到的。
老师傅们一直觉得,鲁菜可能有些做法上,真的未必会被外国人喜欢。
可冯正明就是吸收了不少外国人口味上的特色。
硬是把鲁菜做出了让外国人喜欢的味道。
关键那些味道不光是外国人喜欢,也被很多国内人,尤其是沪城的老饕们喜欢。
沪城的那些老饕从西餐馆街上那家分店开始。
一路追着冯正明,一直到了老洋房餐厅。
当冯正明买下老洋房,开了这样一个餐厅,他真的好像是获得了一种升华。
他的菜做的越来越精彩,会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
就像是今天老师傅们中午在餐厅吃到的菜。
这些菜在做法上实际上技巧性并不强。
可这些菜就是在味道上相当独特。
味道会让人吃着很舒服,不会出现很抢的某一种味道。
就像是老师傅们的评价,冯正明这家餐厅是真的做到了完美。
无论是气氛、服务,菜的摆盘、味道,都已经是很完美。
老师傅们很难想象,还有人可以比冯正明做得更好?
所以这样一家餐厅获得全球的年度十佳餐厅,在老师傅们看来确实是实至名归了。
午餐结束,冯正明还去楼下送了一些客人。
无论是午餐要了包间,还是坐在一楼大厅里的客人,都会最后获得一份小点心作为礼物。
这也是冯正明的一个小设计,也因此餐厅中午会吸引到足够多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