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城在战火洗礼后,弥漫着战后独有的复杂气息。投降的晋绥军俘虏们或垂头丧气,或神色茫然,挤聚在一起。
陈振华面对这些晋绥军,无意亲自审问,他深知,处理这些俘虏,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果断下令,让手下迅速将晋绥军俘虏的人员名单详尽抄录一份,紧接着安排专人通过电报飞速转发给楚云飞。
彼时,楚云飞刚将东晋十一团妥善安置,把诸多事务交予沈泉全权负责。当那份记录着晋绥军俘虏信息的电报摆在他面前时,楚云飞眼中瞬间闪过惊喜的光芒。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份名单或许将成为壮大自身队伍、强化抗日力量的关键契机。
楚云飞丝毫没有耽搁,即刻翻身上马,带领警卫班朝着繁峙县疾驰而去。此时的道路,从渤海湾经沧州,一路延伸至保定,再到灵丘县与繁峙县,皆因365师的英勇奋战而畅通无阻。
如此顺畅的行程,让楚云飞仅用不到一天时间,便匆匆赶到了繁峙县城。一见到陈振华,楚云飞顾不上一路的风尘仆仆,赶忙说道:
“陈旅长,这支34军的72师,在晋绥军里着实不受老大待见。其师长与我私交深厚,平日里我们常探讨抗日大计,彼此都渴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这些将士既已投降,我打算凭借在49军的影响力,从他们当中挑选出真心励志杀敌报国、一心抗日的人,补充到我的东晋十一团。如此,定能让队伍实力大增,更好地抗击小鬼子。”
陈振华听后,深表认同:“楚兄,你这想法甚好,咱们都是为了抗日大业,理应相互扶持。这些晋绥军将士若能真心投入抗日,那自是极好。”
得到陈振华旅长的支持,楚云飞立刻投身到挑选人员的工作中。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楚云飞便来到了晋绥军俘虏临时营地。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许。
营地内,那些晋绥军俘虏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有的眼神中还残留着迷茫与恐惧,有的则流露出一丝期待。
楚云飞登上一处高台,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声音洪亮地说道:
“弟兄们!我是楚云飞,想必大家对我并不陌生。如今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残害我们的同胞。“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理应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今天,我来这里,是想挑选出愿意跟我一起杀敌报国的兄弟,加入我的东晋十一团,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台下的俘虏们听到这番话,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楚云飞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们之前或许有各种各样的无奈,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但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有一颗抗日的心,有勇气拿起武器与小鬼子战斗,我楚云飞欢迎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