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团的那些火炮被擦得锃亮,炮口直指北方,仿佛在向鬼子宣告:娄烦县城的天空,从此只属于抗日的勇士。
陈振华翻身下马时,温浩桐和李副师长快步迎了上来,三只带着枪茧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力道之大,仿佛要将过去的隔阂与未来的期许都握进掌心。
“陈旅长,欢迎入城。”温浩桐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陈振华望着城楼上冉冉升起的八路军军旗,红旗在晨风里舒展,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温师长,李副师长,从今天起,咱们就是战友了。”他的目光扫过列队的士兵们,声音洪亮如钟,
“前面的路还长,小鬼子还在咱们的土地上横行,但只要咱们攥紧拳头,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暂编42师的将士们的欢呼声瞬间响彻娄烦县城的上空,惊飞了城头上栖息的麻雀,也仿佛震落了远处太原城上空的尘埃。
阳光越过城墙,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晋西大地即将到来的、属于团结与抗争的黎明。
晨光穿过娄烦县城的城楼,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振华翻身下马时,鞋跟磕在石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陈振华身后跟着的一个营的战士们列队整齐,步枪斜挎在肩上,腰间的手榴弹袋鼓鼓囊囊,却没人敢乱看——城门口的景象实在让人心头一震。
温浩桐和李副师长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城门内侧的石狮子旁,身后是黑压压的士兵队列。
最显眼的是城楼上的旗帜——晋绥军的蓝底军旗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八路军军旗,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在晨风里猎猎作响。几个士兵正用抹布擦拭城门上的弹痕,动作里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郑重。
“陈旅长,一路辛苦了!”温浩桐快步上前,伸出的手掌粗糙有力,握上去时带着军人特有的厚重。他的军帽檐下渗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等了许久。
陈振华笑着回握:“温师长有心了,这面旗换得好。”他抬头望向城楼,阳光正好照在红旗上,晃得人眼睛发花,“以后咱们就跟着这面旗打仗,只打鬼子,不打自己人。”
李副师长连忙让人端来茶水,粗瓷碗里飘着晋西特有的茶叶,热气腾腾的。
“旅长快进城歇脚,弟兄们都在校场等着呢,就盼着您给训话。”
他侧身引路时,陈振华才注意到,士兵们的臂章都换了——原本的“晋绥军”字样被换成了“八路军”,针脚歪歪扭扭的,显然是连夜赶制的,却透着一股掏心窝子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