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胶着状态的武汉会战

副总指挥点头:“小鬼子的兵力被削弱的越厉害,咱们在华北就能越站住脚,把根据地扎得更牢。等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所有县大队全部建设起来之后,咱们可以再次组建几个独立师,到时候别说三个师团,就是关东军全来,咱们也不怕。”

炭火渐渐熄灭,指挥部里的光线暗了下来。陈振华望着窗外的太原城,夜色中的城墙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他知道,这场战争就像一盘大棋,武汉的烽火与华北的暗流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相连。

八路军要做的,就是在华北站稳脚跟,既为自己积蓄力量,也为友军争取时间——当所有的“远水”汇聚成河,终能浇灭武汉的“近火”。

“该给各部队下命令了。”陈振华拿起笔,在电报纸上写下:“趁敌疲敝,扩张根据地,袭扰敌补给,呼应武汉友军。”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指挥部里格外清晰,像在书写一个新的战局——一个属于八路军,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正在悄然展开的胜利棋局。

太原城的冬雪初霁,临时指挥部的炭火映着墙上的兵力部署图,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蓝标记在蒸汽中微微晃动。

陈振华铺开三张泛黄的纸——八路军兵力统计表、日军在华师团编制表、武汉会战前线态势图,指尖在纸面游走,划出三道交错的弧线。

“30万对85万,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他用铅笔尖点着武汉会战前线统计表上的“日军30万,火炮770门”,同时笔尖在“国军步枪68万支、火炮880门”的备注上停顿,

“咱们的汉阳造平均每支只剩30发子弹,火炮炮弹凑不齐三个基数,真要跟日军的甲级师团硬碰硬,等于拿鸡蛋撞石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副总指挥捻起桌上的日军编制表,纸页边缘因反复翻阅而卷起:“可我们的新兵蛋子连枪栓都拉不利索,甚至还有一部分将士连枪支都没有。反观日军的十个师团,都是富有经验的老兵,哪怕是那些预备役补充的军人,也都是使用三八大盖多年的老兵。”

他忽然加重语气,“不过武汉会战这就是机会——趁小鬼子的骨头还没长硬,敲碎它!”

副总参谋长往炭盆里添了块木炭,火星溅在日军在华师团分布图上,恰好落在“华北”与“华中”的交界处。

“东京大本营还具备筹备更多师团的潜力,只不过受限于国际社会的要求,没有全面扩充军备,所以现在只是现在抽不出兵力。咱们得在他们把架子填实前,把华北的钉子全拔掉,让他们就算增兵,也得掂量掂量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