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地方团的兵力,基本上每个团都是1500人的标准团兵力,他们与每个县城的县大队和区小队联系紧密,从而来确保那些抗战根据地中的每个县城的安全,以及为今后的正规团补充兵力。
367师的授旗仪式上,六面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战车旅的铁甲车、特战旅的匕首、骑兵旅的马刀、炮旅的火炮、机动一旅的步枪、机动二旅的机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战力图景。
陈振华将师旗交到薄政委手中,声音在广场上回荡:“367师是八路军的拳头,什么时候出拳,打向哪里,都要始终听从党的指挥!”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浪震得远处的坦克都在共鸣。战车旅旅长周卫国、特战旅旅长李战龙、骑兵旅旅长杜易得,炮旅旅长朱睿,机动作战一旅旅长程仕财,机动作战二旅旅长韩贤初,以及后勤部的王副政委这些王牌部队的指挥官,目光里都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对胜利的渴望,是对民族的忠诚。
授旗仪式后,陈振华特意去了战车旅的修理厂。一个老兵正在给坦克焊上“抗日救国”四个字,火花溅在他的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这坦克以前是小鬼子的,现在是咱们的,”他说,“得让它知道自己的新使命。”
在特战旅的营房,李战龙正给队员们讲平型关大捷的故事。当讲到八路军战士用刺刀拼垮日军时,一个年轻队员握紧了拳头:“咱们有这么好的装备,更得打出威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骑兵旅的马厩里,战士们正在给战马喂新收的草料。“等打跑了鬼子,”一个战士摸着“闪电”的鬃毛,“就带着你回草原,看最蓝的天。”
陈振华站在山岗上,望着太原城已经收拾一新的城池。坦克的轰鸣声、战马的嘶鸣声、战士的训练声,汇成了一曲雄浑的战歌。
他知道,这支王牌师的力量,不仅来自钢铁的武器,更来自每个士兵心中的信仰——为了家园,为了民族,为了不再受侵略的明天。
夕阳为战车镀上金边,为马刀染上血色,为炮管披上霞光。367师的将士们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最凶残的敌人,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们的手中,是钢铁的力量;他们的心中,是不灭的希望。
这支部队,终将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刺破黑暗,迎来黎明。。
陈振华在作战室的沙盘前站了整整一夜,油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标注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区域上。
“特战旅不是敢死队,是手术刀。”陈振华拍了拍赵刚的肩膀,“不用你啃硬骨头,但得在最关键的地方划开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