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入冬时节。
刘毓崧让随从每日到医馆询问,山谷口中毒的村民已经好了大半。村民手上的黍粮上交县衙,后面也没人再中毒送医馆,除了衙内几人,其余人皆不知此事。
冬至前,刘毓崧带着所有百姓,对田地外的地方除虫卵。趁着元日到来,不少村民开始翻地洒灰石粉,一切有序进行。
这一年的元日格外热闹,有不少逃荒的百姓回来,刘毓崧以工代赈,让这些人帮着清除山林间的蝗虫卵。
回来的百姓见安风县内蝗虫几乎消失,田地也都恢复耕种,比任何人都积极勤快。只求能换得一口吃的,来年定会辛勤耕种,换得粮食丰收。
很快,冬去春来,第一波春耕期开始,县衙反倒闲了下来。
刘毓崧正在书房内整理,县尉从外赶回来,脸色有些凝重。
“禀县令,下官让人在田地山林间走了一圈,依然还有不少虫卵,怕是冬至前的举措不够大。”
考虑到峡谷村民中毒一事,刘毓崧在年前除虫卵时,减少了紫素草的量,以大量灰石为主。
没想到,除虫卵的效果却并不好,虫卵依然顽强活了下来。
刘毓崧放下手中的笔,霍然起身,“让人重新配一批毒粉,明日再进行一次除虫。”
县尉有些忐忑,迟疑道:“山林间倒无所谓,田间如果再大量使用紫素草,下官担心村民中毒之事还会再次出现。”
刘毓崧急着直跺脚,“如果不趁着这些蝗虫还处在若虫期除去,待蝗虫长成,安风县庄稼又得遭殃。这回可没有细网遮挡,蝗虫能如入无人之境。”
经历上一年的除虫,百姓皆认定蝗虫已无威胁,早已将细网全部拆除。
“也对。”县尉这才想到此事,转身走了几步,又急着转头回来,“是否需要提醒山谷村的村民,让他们另配除虫的毒粉?”
山谷口的田地本就累积了最多的毒素,如果再加重,怕是种出来的粮食毒性也更大。
“我亲自去,你且去安排其他地方。”
说罢,刘毓崧穿上官服外袍,戴上官帽,同出了县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