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理还乱

暖暖而生 司空执与 2381 字 10天前

这一晚,林暖睡得并不踏实。

陈行宁听着她在怀中辗转反侧,终是轻轻将她搂紧了些:“阿暖,若实在为难,这琉璃不要也罢。明日我便去同五哥说,让他不必再试了。”

“知远,这般叫五哥放弃,终究不妥。他不甘心,我何尝甘心?”林暖靠在他胸前,声音闷闷的,“我甚至想着,若是成了,将咱们这窗纸都换成琉璃的……如今这纸窗风雨一大就容易破,换上琉璃该多好。”

陈行宁揽着她的手微微一颤。林暖虽未见着他神情,却听他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阿暖,你竟想用琉璃装窗棂?若真如此,我怕是连开窗都要小心翼翼了……”

“知远,其实琉璃造价并不高,所以才说是暴利……”林暖声音渐低,“咱们也别觉得琉璃窗奢靡,宫墙里头用水晶玉石做窗的也不少……”

陈行宁低低笑出声来:“我的阿暖,原来真惦记着琉璃窗呢!”

“倒也不止。”林暖被他笑得有些羞恼,索性掰着手指细数,“琉璃杯泡越城香,茶色分明;琉璃酒坛存酒,可观其清浊;还有琉璃镜,照人毫发毕现……想要的多着呢。”

“好好好——”陈行宁笑着将她往怀里带了带,“今日先歇下,明日让五哥继续秘密研制。待真做出纯净透明的琉璃,我们再从长计议,可好?”

“知远……”林暖忽然轻声唤他,“我是不是太贪心了?当初在五井村,只求活命;后来盼着过得好些;如今却要与奢靡沾边了……”

“我的阿暖啊……”陈行宁抚着她的背,声音温润,“这不过是人之常情。世人奔波,求的不就是名利钱财?若真能超脱这些,那该是归恒道长那样的修行人,而非你我这般俗世夫妻了。”

“是我想岔了。”林暖展颜一笑,“陈先生果然通透。罢了,不想这些,总归来日方长。”

陈行宁忽然欺身而上,眼底闪着狡黠的光:“阿暖,既然想通了……饱暖思淫欲,不若我们想些别的事?”

林暖温柔地轻轻笑了,随后转过身,伸手环住他的脖颈……

……

翌日清晨,林暖便前往城西陶器作坊。

晨雾未散,陶器作坊的轮廓在熹微晨光中渐渐清晰——这片如今占地二十余亩的工坊,早的时候是姚家的,姚家被祝长青大人清算后,林暖盘下了这个作坊。

马车刚停稳,便听见院内传来陶轮转动的嗡鸣与工匠的吆喝声。

掀帘下车,但见十座新砌的龙窑沿坡而建,窑口吐着赤红火舌,青烟袅袅汇入云霭。

场院东侧新辟的库房前,不少牛车或者驴车正排队装货,麻绳捆扎的陶器在车上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不敢有一点不平整就怕磕了碰了。

待人通传后,陈行义领着五位分别负责原料采办、匠人管理、仓廪、发货和账房的管事疾步迎来迎接。

其中三人看到林暖很是激动,扑通就跪下行了大礼,他们都是瑞字小乞儿出身,现在能做一名小管事,乡君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林暖颔首让他们免礼,随后在坊内参观起来,她的目光掠过井然有序的工坊。

穿过晾坯区时,她随手拿起一只即将封装的陶罐。罐身刻着六月荷花纹,叶脉纤毫毕现——正是下个月主打的“荷风送香”系列。

“张家和吴家前日各自订了三十来份这个花样的,”陈行义低声禀报,“广陵和临安等地来的客商定了几百套,已经安排人在加急赶制了。”

林暖唇角微扬,想起早的时候,她就想卖越州街的宅子的时候用陶器作为赠品,提高服务质量,又慢慢地为林氏酒坊配些像样的酒坛。

谁料这些绘着时令花卉的陶器,竟还能掀起风潮。每月初一新样上市,总引得众乡绅管事和客商清早就在坊外排队。

“这一版的版权文书都妥当了?”她问。

“每月初三必去县衙备案。”陈行义自信地摸着短须笑着说“前些年状告张吴两家陶器作坊后,越州境内是无人敢仿咱们的花样。”

说起那场官司,林暖眼底闪过笑意。

当时张吴两家名下的陶器作坊仿造“腊梅映雪”图样,陈行义就一纸诉状递进衙门。那两家作坊的管事最终各赔了五十两银子,还让出了城东和城南的陶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