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六岁的小苏站在比他略高的铜镜前,小眉头紧锁,一遍遍练习着“叉手礼”。他那肉乎乎的小手总是不听使唤,袖口甩不到位,急得直跺脚。
“爹爹,这袖子怎地如此不听话!”小苏撅着嘴,眼看就要掉金豆子。
苏明远放下手中的《古今礼仪考》,蹲到儿子面前。望着这孩子气鼓鼓的小脸,他恍惚间看见五百年前的自己——那个在大明徐府书房里,被繁复礼仪逼得快要哭出来的少年。
“莫急,”苏明远温声道,取过案上毛笔,在宣纸上流畅地画出手部动作分解图,“古人云‘叉手当心,敬以示人’,但你要记住,礼不在形,而在心。”
他托起儿子的小手,轻轻触到那扑通扑通跳动着的小小心脏:“感觉到了吗?这里的热忱与敬意,比任何形式都重要。古礼之所以为礼,是因为它表达了心中的尊重。现代人不必拘泥形式,但要保留这份心意。”
小苏眨巴着大眼睛:“就像我给妈妈倒水时双手捧着那样吗?”
“正是如此。”苏明远心头一热。三年前,当他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发现自己毕生所学的礼乐知识几乎被现代人遗忘时,何尝不感到绝望?而今看着自己的孩子将古礼融入日常,他忽然明白了文明传承的真谛——不是刻板复制,而是精神延续。
午后阳光透过槐树叶隙,在院子里洒下点点金光。林婉儿收拾完碗筷,拿出识字卡片,却被小苏一把拉住。
“妈妈,今天能不能看《汉字侠》?”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林婉儿瞥见苏明远微微蹙眉,知他仍对电子设备教授传统文化心存芥蒂,便柔声道:“那咱们约法三章,看完后要能用毛笔写出这个字,还要讲出它的故事。”
小苏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盘腿坐在垫子上。
动画片里,“礼”字化作一个小精灵,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林婉儿借机讲解:“左边是‘示’,表示尊重;右边是‘豊’,像古代祭祀用的器皿。古人用‘礼’连接人与天地...”
她话未说完,小苏忽然指着电视里比心的卡通人物问:“那这个算不算‘新礼’?”
苏明远本来在旁批阅学生论文,闻此言不由抬头。只见儿子笨拙地比着心形,小脸上全是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