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扑哧一笑,看向丈夫。苏明远放下钢笔,走到儿子身边蹲下,郑重道:“心有万千形,意唯一般真。比心虽是现代人表达喜爱的方式,但其内核与古礼相通,都是传递心中真情。”
他执起毛笔,在宣纸上挥就“心”字的篆、隶、楷、行四种写法,最后画下一个俏皮的心形:“形式随时代而变,但心意跨越古今。”
小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扑进父亲怀里:“爹爹教我写古代的‘心’字好不好?”
望着这一大一小两颗脑袋凑在一起练字,林婉儿眼角微湿。她记得苏明远刚穿越来时,对现代一切充满抵触,尤其反感电子产品。如今能为儿子放下成见,已是巨大进步。
最令她感动的是苏明远的教育方式——他从不要求儿子全盘接受古代礼仪,而是引导孩子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核。这种开明,远超许多现代父母。
夕阳西下,厨房里飘出饺子馅的香气。小苏踮着脚看母亲擀饺子皮,小手痒痒地想要尝试。
“妈妈,为什么咱们要一起包饺子呀?”
“因为这是家的味道呀。”林婉儿捏了个小面团给儿子玩。
苏明远洗净手过来,见状笑道:“这倒让爹爹想起《庄子》里‘庖丁解牛’的故事。”
小苏立刻来了兴趣:“庖丁是什么?会解牛的 superhero 吗?”
苏明远忍俊不禁,一边包饺子一边讲述庖丁解牛的寓言。他特意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说到庖丁如何熟悉牛的身体结构,运刀如神时,手中的饺子皮和馅料仿佛也成了艺术。
“所以庖丁的成功不在于技术多高超,而在于他了解牛的身体结构,顺应自然规律。”苏明远总结道,手中的饺子恰好包完,形如元宝,十分漂亮。
小苏似懂非懂,但包饺子时明显更加专注了。林婉儿趁机道:“就像咱们现在垃圾分类,也是了解物品特性,让它们各得其所,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