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春,沂蒙山区的积雪尚未化尽。一辆军用吉普车碾过泥泞的山道,车轮溅起的雪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车内,年过六旬的于学忠裹着旧军大衣,目光沉沉地望着窗外起伏的山峦。
副官李振唐低声提醒:“司令,前面就是当年鲁苏战区司令部的旧址了。”
于学忠“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大衣上一枚磨得发亮的铜纽扣。那是1942年撤离山东前,一个当地老乡偷偷缝上去的,说是“辟邪”。
车子转过一道山梁,远处传来一阵苍凉的歌声——
“正月里来正月正,
鬼子进了咱山东,
于司令带兵打游击哟,
沂蒙山上扎大营……”
歌声嘶哑,却字字铿锵。
吉普车停在一处破败的土屋前。屋外站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最前面的独臂老汉猛地挺直腰板,吼了一嗓子:“敬礼!”
十几条残损的胳膊齐刷刷举起。有人少了手指,有人袖管空荡,但动作依旧利落。
于学忠眼眶一热,快步上前按住独臂老汉的肩膀:“老赵!你们……怎么还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