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山咧开缺了门牙的嘴:“司令,当年您撤走时说过,‘总有一天打回来’,咱们就等着这一天呢!”
原来,这些老兵都是当年鲁苏战区的溃散士兵。抗战胜利后,他们无家可归,索性在山里垦荒种地,一住就是六年。
夜里,众人围坐在火塘边。赵铁山掏出一个油布包,层层揭开,竟是一面残破的军旗,旗面上“国民革命军第51军”的字样已被血渍浸透。
“这是台儿庄突围时,三连弟兄用命护下来的。”赵铁山声音发颤,“连长临死前说,‘旗在,部队就没散’……”
火光照在于学忠脸上,阴影深深浅浅。他忽然起身,从吉普车里取出一瓶高粱酒,倒进粗瓷碗里:“敬死去的弟兄。”
酒碗在众人手中传递,没人说话,只有柴火噼啪作响。
次日清晨,于学忠独自爬上当年指挥作战的山头。远处梯田上,几个孩童正追逐嬉戏,全然不知脚下土地曾浸透鲜血。
李振唐匆匆赶来:“司令,县里刚派人传话,说……要清查滞留的‘旧军人’。”
于学忠皱眉:“什么意思?”
“说是怕有特务潜伏。”李振唐压低声音,“尤其咱们昨天见的这些人,当年和八路……”
话音未落,山下传来卡车轰鸣。一队穿制服的干部正朝村子走去,领头的年轻人臂戴红袖章,手里攥着一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