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集: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闹声。回头一看,只见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正围着一个卖书简的小摊,大声嚷嚷着:“都是你卖的这些商君的书简,蛊惑人心!若不是商君乱法,我们怎会过得如此艰难!”

卖书简的摊主是个瘦弱的书生,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解释:“诸位乡亲,商君的新法是为了大秦富强,不是乱法啊!”

“还敢狡辩!”一个汉子上前一步,一把将摊上的书简扫落在地,“我儿子去年参军,因练阵时迟了一步,就被军法处置,断了一条腿!这都是商君的苛法害的!”

尸佼见状,心中一紧,知道这是有人故意挑事。他刚要上前制止,公孙壮却拉住了他:“尸佼兄,不可!这些人怕是甘龙派来的,若是我们出面,他们定会反咬一口,说我们欺压百姓。”

尸佼咬了咬牙,看着地上散落的书简,看着书生无助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公孙壮说得对,如今他们步步维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最终,尸佼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汉子砸了书摊,扬长而去。他走上前,扶起书生,帮他捡起地上的书简。书生看着尸佼,眼中满是泪水:“大人,商君的新法真的是好法,可为何总有人要诋毁它?”

尸佼看着书生,郑重地说:“因为新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他们怕了,所以才要造谣中伤商君。但你要相信,秦法昭昭,民心所向,流言终究会被戳穿,商君的变法大业,绝不会就此中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眼中的迷茫,却让尸佼心中更加沉重。他知道,要想守住变法的成果,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四、商於军心

商於的风雪,比咸阳更烈。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整个营垒,校场上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寒风呼啸着穿过营寨的旗帜,发出呜呜的声响。

可校场上,却没有半分懈怠。三千新军将士身着厚重的甲胄,手持兵器,在风雪中操练着“陷阵之法”。甲胄上落满了雪花,眉毛上结了冰霜,可他们的眼神依旧坚定,动作依旧整齐划一,每一次挥剑,每一次前进,都带着撼动天地的力量。

景虎站在校场边,看着将士们的操练,心中的焦虑却丝毫没有减轻。虽然商鞅昨日已经召集全军训话,稳定了军心,但他知道,咸阳的流言就像一颗毒种子,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再次发芽。

果然,操练刚一结束,一个什长就匆匆跑到景虎面前,脸色焦急:“将军,不好了!新兵李三在操练时走神,被剑划伤了手臂,而且他还在私下里跟其他士兵说,咸阳的流言怕是真的,商君可能真的要谋反。”

景虎心中一沉,快步跟着什长来到营房。营房里,几个士兵正围着李三,李三的手臂上缠着布条,渗着血丝,脸上满是惶恐。见景虎进来,士兵们连忙起身行礼,李三更是吓得浑身发抖。

景虎走到李三面前,沉声道:“李三,你可知罪?操练时走神,已是违反军法,如今又散布流言,动摇军心,更是罪加一等!”

李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将军饶命!小人不是故意的,只是昨日收到家信,信中说咸阳城里都在传商君谋反,小人一时糊涂,才说了那些混账话。”

景虎看着李三,心中叹了口气。李三是去年从流民中招募来的,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因为新法分得田地,才安心参军。如今听到流言,担心家人安危,才会心神不宁。

“起来吧。”景虎语气缓和了一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要记住,商君对我们有恩,对大秦有恩。若不是商君的新法,你母亲还在流离失所,你也不可能有机会参军报国,凭军功换爵位。那些流言,都是旧贵族编造的谎言,目的就是要动摇我们的军心,毁了商君的变法大业。”

李三抬起头,眼中满是愧疚:“将军,小人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相信流言,不敢动摇军心了。”

“知道错了就好。”景虎点了点头,“下去好好养伤,伤好后,加倍训练,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忠心。”

李三连忙磕头谢恩,被其他士兵扶了下去。景虎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依旧担忧。李三只是个例,营中还有多少士兵像他一样,因为家人的书信、外界的流言而心存疑虑?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来报,说商君正在巡查各营,让景虎过去一趟。景虎心中一动,连忙跟着士兵来到前营。

商鞅身披玄色皮裘,正站在一个营房门口,与几个士兵交谈着。他身材瘦削,脸色因连日操劳有些苍白,可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商君。”景虎走上前,躬身行礼。

商鞅转过身,点了点头:“景虎,方才我听士兵说,李三因流言分心受伤了?”

“是。”景虎羞愧地低下头,“是末将管教不力,让流言影响了军心。”

“不怪你。”商鞅摆了摆手,语气平静,“流言如刀,最能伤人。这些士兵大多是农夫、流民出身,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听到流言,心生疑虑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不是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明白真相,坚定信念。”

说着,商鞅走进营房,营房中十几个士兵连忙起身行礼。商鞅走到一个年轻士兵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

那士兵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商君,小人叫王二,家乡在栎阳。”

“栎阳?”商鞅笑了笑,“我记得栎阳是变法的发源地,当年我在栎阳推行新法,废除井田,很多流民都分得田地,你家也是吗?”

王二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是的!商君!小人家里原来也是流民,多亏了商君的新法,分得百亩田地,日子才好起来。小人参军,就是想报答商君的恩情,为大秦效力!”

“好!”商鞅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有这份心,很好。可如今咸阳有流言,说我要谋反,你信吗?”

王二连忙摇头,语气坚定:“小人不信!商君是大秦的功臣,是我们百姓的恩人,怎么会谋反?那些都是坏人编造的谎言!”

商鞅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营房中所有士兵:“你们都听着,我商鞅一生,推行新法,只为大秦富国强兵,只为百姓安居乐业。我在商於练兵,是为了守护大秦的疆土,守护你们的家园,不是为了谋反。秦法面前,人人平等,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我若真有谋反之心,何必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何必让你们这些百姓子弟有机会凭军功改变命运?”

小主,

士兵们看着商鞅,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一个士兵大声道:“商君,我们信您!我们愿意跟着您,守护商於,守护新法!”

“对!我们信您!”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声音响彻营房。

商鞅看着眼前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既然你们信我,那就要好好训练,严守军法。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守住商於,守住新法,那些流言终究会不攻自破。待他日,大秦富强,你们都能凭着军功,衣锦还乡,让家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