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内心剖白

墨香策山河 拾洽 1200 字 4个月前

崔题嘴唇微动,万分艰难,但还是说道:“新政庶务,臣愿意再度出山,听从陛下差遣,心无旁骛,为陛下和储君效劳!”

皇帝眼眸一跳,倒是意外之喜了。不由得呵呵一笑,“你有如此觉悟,甚好!”

崔题出了福宁殿,太子居然仍在殿外等候。

见他面色沉郁,低着头步出,太子急忙上前:“志卿,陛下可有问难你?”

崔题朝他行礼:“储君!”

太子把臂把他拉到一旁:“你……方才,不会是因为潘小娘子的罪责,向陛下求情?方才,我见了何都知从殿中走出,去登闻鼓院提审潘小娘子去了,我问他,可有重罪,他却答‘殿下且宽心,陛下仁慈,证人无碍!’因而我猜是你求过情了。”

崔题知道瞒不住,只好叹息。

太子便忧心惋惜:“云集楼诗案之后,我在宗正司闭门思过,想了种种,多多体谅了你这五年的不易。崔太师子息单薄,如今仅剩了你一位嫡孙,崔太师和崔夫人为你的前程十分忧虑,你为人孝顺,自然要为家族顾忌。而且五年前,你一腔热血,锐意进取推行新政,却遭到君王反复无常后弃如敝履,杨珙身死,你也差点走不出御史台牢狱。

“说到底,你和杨珙的改革的心志皆遭到了辜负,成为君王推翻外戚掣肘的棋子而已。”

崔题倒是没想到,太子如此敢于直言批评自己君父的帝王心术。

太子又说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你才从岭南回京后,对新政避而不谈,甚至宁可外放,也不远入中枢做度支副使,再次称为陛下的臂膀,你定是担心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可是陛下一直想法设法说动你出现,扛旗新政大旗,只因为外戚的隐患仍然没有拔出,而且势头更胜,陛下也被挤压至墙角无法动弹。他需要破云之剑,颇的不是新政,而是颇的外戚的掣肘。你很清楚形式,因而懒散避世,可我却一直猜不透,仍旧一意孤行,屡次劝说你,向拉你下水,而丝毫不考虑你的处境……”

太子十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