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集:驼队带回来的种子

“爷爷当年带茶去草原,不也是冒险吗?”他低声说,“那时候谁也说不准,南方的茶能不能在北方扎根。”

苏敬之没说话,只是重新往烟锅里装烟丝。火柴划亮的瞬间,照见他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深。

第二天一早,老秦被苏文砚请到了祠堂。他刚卸完货,眼皮上还沾着沙粒,听说要商量麦种的事,赶紧把羊皮袄上的灰拍了拍。

“老秦,你跟大伙说说,那麦子在西域是怎么长的?”苏敬之往旁边挪了挪,给老秦让了个小马扎。

老秦坐下时,马扎发出“吱呀”一声响。他搓着手,把西域的情形细细说起来:“那地方比咱这还冷,冬天能到零下三四十度。可人家那麦子,开春撒下去,不用怎么管,到了秋上就能收。我看那土,跟咱这的黄黏土差不多,就是风大,跟黑风口似的。”

“那老汉怎么种的?”三伯公追问。

“就撒在地里,用犁翻一遍,也不浇水。”老秦咧着嘴笑,“人家说,这麦子皮实,就像草原上的马,不用精饲料,照样能跑。”

苏敬之的烟杆在手里转了两圈:“你说,当年老掌柜让你们带茶去草原,是怎么想的?”

小主,

老秦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褶子:“老掌柜说,牧民们喝砖茶解腻,可市面上的茶都太碎,他就琢磨着把整砖的茶焙得更硬实,能扛住路上颠簸。那时候谁信啊?都说茶焙硬了就没味了。结果呢?牧民们煮茶时,都说咱这茶耐煮,一壶能喝一下午。”

他往祠堂外指了指,晨光正从门楣上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当年老掌柜让我们带茶去草原,不也是把南方的叶,种进了北方的风里?”

苏敬之的烟杆停在半空,烟锅里的火星子明明灭灭。过了半晌,他把烟杆往桌上一放:“文砚,挑二十亩地试种。就用河西岸那片,沙质土,就算不成,也不耽误主粮。”

试种的日子定在清明后。苏文砚带着佃户们翻地时,三伯公和五叔公都来瞧了。看着那细小的麦粒撒进土里,五叔公忍不住叹气:“这要是长出草来,可咋整?”

苏文砚没说话,只是把犁得更深了些。他想起老秦说的,西域的土地比这更贫瘠,可麦子照样长得旺。

春天下了三场雨,河西岸的麦子冒出了绿芽,细细的,看着弱不禁风。对比旁边地里本地麦粗壮的苗,族里的议论声又起来了。“我就说不行吧,这苗看着就没精气神。”五叔公蹲在地埂上,拔起一棵西域麦的苗,根须细得像头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