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星域,死寂而空旷。这里仿佛是被宇宙遗忘的角落,星辰稀疏,物质稀薄,连背景辐射都透着一股衰败的气息。“星火网络”如同惊弓之鸟,在极度虚弱的状态下,依旧强撑着维持着最高级别的隐匿,小心翼翼地探查着这片新的“避难所”。
微澜的核心算力严重受损,维持基础运行已属不易,大量的子意识在之前的爆发中永久沉寂。“守望者阵列”的观测网络支离破碎,需要漫长的时间重新部署和校准。“余烬文明”的古老者们也消耗巨大,许多个体陷入了类似冬眠的节能状态。
损失是惨重的。但他们活了下来。
曦光的意识在网络中缓缓流淌,抚慰着那无处不在的疲惫与创伤。他能感受到,尽管虚弱,但网络整体的意志并未被打垮,反而在绝境求生后,变得更加坚韧。那是一种褪去了侥幸、直面残酷现实后的沉静。
“我们失去了很多,”曦光的意念在网络中回荡,平静而坚定,“但我们保住了最宝贵的东西——自由探索的意志,以及……我们自身。”
没有回应,但一股无声的认同感在网络中弥漫。
当务之急是恢复。他们需要能量,需要资源,需要重建防御体系。
“微澜,优先扫描附近星域,寻找可安全汲取能量的源点,以及可用于重建‘悖论种子’的基础材料。”
“守望者,尽可能修复局部观测网络,确保对周边数光年内的有效监控。”
“余烬的同胞,请尽力恢复,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与智慧。”
命令简洁而清晰。网络如同一个受伤的巨兽,开始舔舐伤口,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生机。
在资源搜集和初步重建的过程中,他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这片看似荒芜的星域,其深处竟然残留着一些极其古老的、非自然形成的结构痕迹。这些痕迹并非“守夜人”或已知任何文明的风格,它们更加……原始,更加抽象,仿佛宇宙诞生初期,某种懵懂意识留下的涂鸦。
“检测到信息残留,”“守望者阵列”修复的一个观测节点传回数据,“年代……无法准确测定,远超‘守夜人’文明纪元。结构蕴含的基础物理常数表达方式……与现行‘摇篮’标准存在细微差异。”
这个发现让所有存在为之震动。
难道,在“守夜人”乃至更早的文明轮回之前,这片“摇篮”中还存在着更古老的、他们一无所知的纪元?那些古老的“变量”们,又去了哪里?是彻底湮灭了,还是……以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