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在藏书阁当中多看几遍,回到房间当中,再把记录下来的东西抄录起来。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没有人会错过。
而到了回程的那一天,崇阳书院还特意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仪式。
大家聚在一块,吃着锅子,喝着酒水,欢聚一堂,总而言之,人生的重要记忆又多了一幕。
张时安他们,也是10分上道,给他们这段时间上课的夫子,通通都敬了一杯。
年纪小的只能够以茶代酒,方觉夏和乔远松,也是特意来找张时安喝了一杯。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们这群人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就连张时安也不得不庆幸,他们之间相隔一个洲,这要是同一个境内。
哪怕,想要争一争那第一的位置,有这群少年英才在,他的几率是真的不高。
现在他对自己的状态还是很满意,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
虽然做不到最佳的那一个,但已经十分不错了。
送别那天,众人都相约着,后年,一块下场。
到时候,众人再在京城齐聚,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青云直上。
回途的过程当中,众人也是开始归乡心切。
哪怕一路上 ,并没有特意急着赶路,但在夫子带着他们体验世间百态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时安他们也不忘记,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新鲜的玩意,合适自己家人的东西,通通都打包。
拿不下的就放到驿站当中,让人寄回去。
三月份离开书院,现下已经到了七月,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在外行走已经4个多月了。
回途的过程当中,还不忘记专门去那个小山村,看看他们当初种下的禾苗。
郁郁葱葱的一片,挂满了穗花,一看今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可惜,不能等到收获的时候。
泰和郡。
张三木,每天都望着自家巷子口,一天都要转悠个好几趟。
自从收到儿子的信,估摸着时间,也就是这几日应该就能回来了。
明明以前也很少能见到儿子,可这连续4个多月,没见过儿子一面。
张三木和刘氏都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特别是知道自家孩子,出门在外,也不知道过得如何?
心里总是多了一分担忧。
明明,他们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为的不过就是陪在自己儿子的身边近点,能够经常看看自家儿子一眼。
只要守在儿子的身边,两口子就觉得格外的安心。
毕竟,他们两人总共就三个孩子,现在大姑娘拜了名师,有了一门自己的手艺,以后的日子肯定不用愁。
小闺女现在还小,每天,学几个字,读一点书,跟着他们,在饭馆里面摆弄算盘,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
唯独自家儿子,是他们老张家,最会读书也最出息的一个。
可以说,虽然他们两口子整天念叨着希望自家儿子健康平安就好。
可心里还是盼望着,儿子能够做到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让他们这普通一辈子的人,也能风光风光。
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盼头了。
徐夫子,进到城内之后,让他们后日准时回书院报到。
今日,就与家人好好相聚。
家中远的学子,自行安排。
张时安他们与同窗一一告别之后,就马不停蹄往他们家的饭馆跑去。
出门在外这么多天,张时安是真的连他们的行李都懒得放。
想要快点见到爹娘和亲人,明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灵魂了,可对家人的依恋,依然还是无法戒断。
好在徐子睿和陈明哲,也是十分理解这种心情。
而殊不知,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俩。
张三木看着想念了这么久的人,突然出现。
也是没忍住一把就抱住了自家儿子,嘴里念念叨叨,询问着他们在外的经历。
张时安看着自家爹把他抱得紧紧的,不知不觉,没想到他的身高,都已经到他爹的肩膀了。
还没等他从自家老爹的怀里面挣扎出来,另一个方向的怀抱再次把他环绕着。
就连腿上,也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