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君前自辩

张时安跪在冰冷的金砖地上,感受着四面八方射来的惊疑、不解、乃至幸灾乐祸的目光。

他深知,此刻任何一丝慌乱和辩解,都可能落入对方的陷阱。

他选择了一条看似绝路,实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皇帝审视的眼神,声音依旧稳定:

“刘御史弹劾臣两点。其一,臣确与三皇子殿下有过数次私下会面。

其二,臣之父张三木,确在京城盘下了铺面,准备做些生意。

此二者,皆为事实,臣无从辩驳,亦不欲辩驳。”

他这番“供认不讳”,让刘御史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也让三皇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张时安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铿锵有力:

“然则,刘御史据此二者,便推断臣‘图谋不轨’、‘品行不端’,臣,万难心服!

此乃以虚测实,以偏概全,更是对陛下识人之明、对朝廷取士之制的莫大质疑!”

他先扣下一顶大帽子,随即开始逐条反击:

“先言‘结交皇子,图谋不轨’。”张时安目光扫过刘御史,带着一丝凛然,“臣请问刘御史,三皇子殿下乃陛下嫡子,天潢贵胄,忧心国事,锐意进取。

臣蒙陛下恩典,忝为翰林修撰,职责所在,便是读书明理,以备咨询。

殿下垂询臣于海事、于经济之浅见,臣岂敢因避‘私下’之嫌,而藏拙不言,有负圣恩?

若与皇子言谈国事便为‘图谋不轨’,则满朝文武,凡与诸位殿下有过奏对者,岂不皆成了乱臣贼子?

此逻辑,何其荒谬!臣与殿下所谈,句句关乎国计民生,可昭日月!

若陛下疑心,臣愿当场背诵与殿下所议之内容,请陛下与满朝公卿评判,可有半句悖逆之言?!”

他这一问,掷地有声,直接将“私下结交”的指控,扭转成了“为国事献策”的本分,并且反将一军,要求公开对话内容。

刘御史顿时语塞,脸色一阵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