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高育良的“助攻”

小主,

高育良知道,他成功了。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高育良又分别拜访了几位已经退休、但在汉东仍有巨大影响力的省级老领导。

他没有再重复同样的话,而是根据每个老领导的性格和背景,用了不同的说辞。

对军人出身的老领导,他强调祁同伟的军人血性和英雄本色;对学者出身的老领导,他强调祁同伟那份《检讨》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

一张无形的、由汉东最顶层政治资源编织而成的支持网,悄然形成。

这些老领导的“意见”,通过各种看似不经意的渠道,汇集到了沙瑞金和考察组组长郑国梁的案头。

有时,是沙瑞金在散步时,“偶遇”了一位正在打太极的老同志,老同志在闲聊中,“顺便”提了一句:“瑞金书记啊,听说你们公安厅那个小祁,是个好样的,要多给年轻人压担子嘛。”

有时,是郑国梁在北京的老领导,打来一个“问候”的电话,在电话的最后,“无意”中说起:“老郑啊,汉东的情况复杂,选干部,还是要以能力和担当为重,不要被一些历史的细枝末节,蒙蔽了双眼。”

这些声音,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足以改变一片土地的生态。

当考察工作即将结束时,郑国梁看着桌上那份关于祁同伟的、几乎无可挑剔的综合评价报告,和他收到的、那些来自汉东“元老们”的高度一致的正面反馈,他知道,大局已定。

他拨通了祁同伟的电话,只说了一句:“同伟同志,准备一下,明天上午,我们进行最后一次谈话。”

祁同伟挂断电话,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天空。

他知道,老师为他铸造的那面最坚固的政治坚盾,已经成功地,挡住了所有来自暗处的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