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骏深知其中风险,但见李薇神色坚决,便不再多言,重重点头:“我明日一早便去办。”
次日,拜帖连同几页精心筛选、誊抄工整的“心得笔记”被送入了王府。
等待回音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张建国似乎察觉到气氛紧张,也变得安分不少,只偶尔出门打听些市井消息。小石头则乖巧地待在房内看书习字,不打扰母亲思考。
李薇表面平静,内心实则焦灼。她也在不断推演各种可能,若王大人不予理会,甚至将这些笔记转而交给百草堂,又该如何应对?
就在她几乎要以为此计失败时,第三日下午,王府来了一个小厮,并未带来王大人的回信,却送来一份看似普通的请柬——邀李薇明日前往京郊的“澄心园”参加一场私人的品茶小聚。落款并非王大人,而是一个陌生的雅号“西山居士”。
雷骏立刻暗中查探,得知这“澄心园”乃是礼部一位退休老尚书的别业,时常举办一些不公开的雅集,参与者多是清流文官或颇有声望的学者,门槛极高。
李薇心中顿时了然。王大人显然收到了她的“诚意”,并给出了回应。这场私密的小聚,才是真正的考验之地。那里可能有能真正帮助她的人,也可能有更挑剔的目光和更隐秘的陷阱。
“西山居士……”李薇沉吟片刻,对雷骏道,“看来,我们是得到了一张通往真正‘棋局’边缘的门票。准备一下,明日赴约。”
这一次,她不仅要带去理念,更要带去实实在在能令人惊艳的产物。她让雷骏取出少量随身携带的最顶级的“龙凤天香”原浆和“八珍益气”药粉,用特制的小巧瓷瓶分装好,作为明日“品茶”时可能用到的“佐料”。
次日,李薇悉心打扮,既不失礼,也不过分张扬,带着雷骏和小石头(以随身小童的名义)前往澄心园。张建国则被要求老实在客栈待着。
澄心园环境清幽,竹林掩映。此次小聚人数不多,仅七八人,皆是气度不凡的中年或老者。王大人果然在列,见到李薇,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过多寒暄,仿佛她只是寻常与会者之一。
品茶论道之间,话题逐渐引向养生与物性。李薇看准时机,在王大人看似无意的引导下,谦逊地表示自己从古法中得到启发,尝试改进了一些酿造与炮制之法,并奉上随身携带的小瓶,请诸位先生品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那极致鲜香的酱油滴入清茶(一种特殊的品尝方式)或药粉融入温水时,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再次征服了在场众人。更有人对那酱油的醇厚挂壁和药粉的细腻溶解赞不绝口,询问起原料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