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豆种为饵

李薇这次不再泛泛而谈,而是适时引用了那几页“心得笔记”中的一两个概念,如“择豆之精在于仁”、“发酵之妙在于时与温的调和”,言语深入浅出,既显学识,又牢牢守住关键秘密。

她的表现,引起了一位始终沉默寡言、气质最为沉静的老者的注意。

“李娘子所言‘微生之物之力,可改物之根本’,倒与格物致知之理暗合。”老者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不知娘子于豆种优化之上,有何见解?”

李薇心知关键时刻到来,屏息凝神,将优化豆种的理念(避开具体方法)以近乎“农学实验”的角度阐述,强调观察、选育、迭代的重要性,将其提升到了“穷究物理”的层面。

老者听后,沉吟良久,方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李娘子虽身处庖厨之间,却能格物至此,颇有意思。”

聚会结束后,王大人破例将李薇送至园门,低声道:“李娘子,今日你所见那位发问的老者,乃是致仕的前礼部侍郎,陈公。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尤重实学。你若能得他一丝青睐,胜过我十句美言。但陈公为人清正,最恶钻营,今日之语,已是难得。你好自为之。”

李薇心中巨震,连忙深深一礼:“多谢大人提点之恩!”

返回客栈的路上,李薇心潮澎湃。她没想到,竟能误打误撞接触到如此人物。虽然陈公并未明确表示什么,但那一句“颇有意思”,以及王大人的提点,无疑在百草堂织就的罗网上,撕开了一道细微却可能至关重要的口子。

然而,她也深知,这条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陈公的态度晦涩难明,百草堂的威胁依旧悬于头顶。

就在她思索下一步该如何利用这丝契机时,张建国却慌慌张张地迎了出来:“小妹,不好了!刚才有几个官差模样的人来店里转了一圈,盘问了不少关于我们的事,还……还特意问了豆种和工艺的事!我看他们来者不善啊!”

李薇心中一凛。

百草堂的动作,比她预想的还要快!他们竟然开始动用官面上的力量了?

危机骤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