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砖缝里开出的花,不归系统管

她迅速截取了这行字,用最高级别的量子加密协议将其嵌入到城市供水系统的维护日志里,伪装成一条关于水压传感器故障的报告。

她知道,只有沈清棠和她麾下的医疗系统,才有权限和能力在看似无关的民生数据中,解读出这则惊天动地的讯息。

消息的扩散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身着一袭黑色作战服的楚惜音,带着她的团队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

她看了一眼那些晶莹剔透的记忆苗,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

“给我样本。”她言简意赅。

在便携式纳米共振扫描仪下,叶片的微观结构被放大到极限。

楚惜音死死盯着屏幕,当看到细胞结构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的凝胶状残留物时,她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是“真忆载体”!

那是她早年秘密研发,旨在将抽象记忆转化为生物信息的禁忌技术,后来因为其巨大的伦理风险而被AI中央系统强制封禁,所有资料和样本尽数销毁。

她以为这项技术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没想到,它竟以这种方式,与数百万人的集体记忆和这片土地发生了意外的融合!

“原来如此……”楚惜音眼中闪过一丝狂热,“这不是灾难,这是一场奇迹!”

她立刻通过加密频道,联系了遍布全城、由残缺者舞蹈联盟成员组成的流浪园艺师网络。

“立刻行动!”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抗拒的命令,“在全城所有贫民窟的屋顶,布置‘记疫苗移植点’!”

紧接着,她公布了一套匪夷所思的培育方案——“痛觉灌溉法”。

“听着,这些幼苗不需要水,不需要阳光。想要它存活,移植者必须亲手触摸它,然后完整地、不带任何保留地,讲述一段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比较深刻。你的记忆,就是它的养分!”

命令下达,整个城市的地下网络为之震动。

三天之内,在那些被繁华遗忘的角落,在十七个街区的贫民窟屋顶上,一个个由废旧容器组成的“记忆花园”奇迹般地出现了。

小主,

人们排着队,沉默地走向那些脆弱的幼苗,伸出颤抖的手,在低声的啜泣和讲述中,用自己最深的记忆,浇灌出最璀璨的希望。

沈清棠带着她的医疗队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她起初的担忧是这些植物会释放某种未知的致幻孢子,对本就脆弱的民众造成二次伤害。

然而,经过紧急采样分析,结果令她震惊——植物挥发出的微量气体,不仅无毒,反而能显着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脑波紊乱指数!

一名在地震中目睹亲人离世而失语的七岁患儿,被带到了一株记忆苗前。

护士引导着他,将小手轻轻放在了那片泛着金光的叶子上。

孩子空洞的眼神起初毫无变化,但几分钟后,他的嘴唇开始翕动,最终,用一种干涩而清晰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背诵出他母亲临终前常唱哼唱的那首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