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圣叹哭庙案六

康熙正史 洗马 2427 字 18天前

鳌拜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些士子公然挑战朝廷权威,若不加以严惩,后患无穷。”

穆里玛附和道:“兄长所言极是,当以儆效尤。”

鳌拜望向远方,心中暗自盘算,此次江宁府,不仅要铲除叛党,还要借机整顿汉人士子,树立朝廷威严。

鳌拜迈着大步走进书房,目光如炬地扫视四周,最终落在了一名端坐在书房客椅之上的书生身上。那书生一见鳌拜进门,立刻双膝跪地,低头恭敬地说道:“江宁巡抚朱国治大人特派小人前来,向鳌中堂请安问好!”

鳌拜微微颔首,表示回应,随后稳稳当当地坐在椅子上,语气严肃地质问:“此次江宁府竟然闹出如此大乱子,朱国治对此可有什么说辞?”话音刚落,只见那书生慢慢起身,小心翼翼地走向鳌拜身旁,从怀中掏出一个用布料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他轻手轻脚地解开布条,露出里面厚厚的一叠银票。接着,他将这些银票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上,然后卑躬屈膝地对鳌拜说:“这是朱大人特意奉上给鳌大人您的岁银,请鳌大人笑纳。”说完,便垂首立在一旁,静候鳌拜的反应。

鳌拜见到银票后,原本微眯着的双眼瞬间瞪得浑圆,眼眸之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舔了舔嘴唇,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朱国治,究竟想要如何处置此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书生被鳌拜如此凶狠的目光一瞪,心中不禁有些发怵,但还是强装镇定,向后退了几步,挺直了身子说道:“朱大人认为,这些士子竟敢聚众闹事,实在是罪大恶极,理应按照律法从重惩处,以儆效尤!尤其是金圣叹和周江二人,他们竟然率领众人惊扰了先帝之灵,此等大逆不道之行径,必须要将其首级砍下,示众于天下,方能彰显朝廷律法之威严!”

鳌拜站起身来,在屋内缓缓地踱了几圈步之后,猛地转过身来,眼神坚定地看着眼前的人,语气严肃地说道:“你立刻返回江宁府,将此事转达给朱国治,让他知晓朝廷将会派遣钦差大臣前往调查复核此案。此次行动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此刻,天色才微微泛起一丝鱼肚白,晨曦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一群训练有素的太监们小心翼翼地抬起年幼的玄烨康熙皇帝,向着乾清宫进发。这位新即位不久的小皇帝年纪虽轻,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威严和气度,仿佛注定要成为一代明君。

每天清晨,康熙皇帝都会早早地起床,前往御门听取朝政。尽管只有八岁,但他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领导才能。随着一声高亢而洪亮的呼喊声响起——"皇上驾到!" 整个宫殿瞬间变得庄严肃穆起来。所有的大臣们听到这声呼喊,纷纷迅速跪地行礼,表示对皇帝的敬意和忠诚。

当康熙皇帝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时,众人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

康熙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气宇轩昂,不怒自威。只见他双手微微抬起,缓缓说道:“众爱卿平身!”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

听到皇帝的话,殿中的各位文武大臣们齐声高呼:“谢皇上!”然后纷纷站起身子。此时,皇帝还没有亲政,朝政大事暂时由四位辅政大臣负责处理。其中,首辅索尼德高望重,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则辅佐左右。

待众人站直身体后,索尼高声问道:“今日可有紧急奏章呈上来?”这时,刑部侍郎雅布兰从衣袖中取出一份奏折,上前一步禀报说:“江宁巡抚朱国治上疏陛下,称今年二月初四为先帝哀悼英灵的日子,竟有士子金圣叹、周江等聚众百人,公然在文庙哭诉,甚至大闹巡抚衙门,严重冲撞了先帝的英灵,实属大逆不道,有谋反之嫌。现已将首犯金圣叹等一十八人逮捕归案,依律当处以极刑;其余从犯一百零三人也应判处绞刑,请陛下定夺。”

说完,雅布兰便将折子递给一旁的内侍官,转呈给康熙皇帝。康熙帝接过折子,仔细翻阅起来,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在场的大臣们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旨意。一时间,朝堂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