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冠军侯霍去病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2765 字 8天前

第一章 平阳少年与祖巫血脉

汉武帝建元元年的平阳侯府,盛夏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庭院中,一名七岁男童正与战马嬉闹。男童眉目锐利如刀,身形虽小却动作矫健,他正是平阳公主府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去病。此刻他正抚摸着战马的脖颈,掌心不自觉渗出淡淡的金光,战马舒适地喷着响鼻,眼中竟浮现出微弱的灵纹。

府中修士偶然发现这一异象,惊觉男童掌心的金光蕴含祖巫血脉特有的灵力波动。汉武帝时期,祖巫血脉在卫氏家族中隐现,卫青已因“龙驹护主”显露出不凡,而霍去病的血脉似乎更为纯粹。修士将此事禀报平阳公主,公主暗中观察,发现霍去病不仅能与灵脉战马沟通,还能在狩猎时感知猎物的灵脉流动,往往百发百中。

霍去病的童年在平阳侯府的马厩与演武场度过。他不喜读书,唯独痴迷骑射与军阵,常以树枝为枪、石子为箭,指挥府中仆童演练“玄甲阵”。卫青此时已入宫为官,时常回府教导外甥基础术法,发现霍去病对“风灵术”极具天赋,能在奔驰中借风势加速,箭矢射程远超常人。

十二岁那年,霍去病随卫青入宫觐见汉武帝。恰逢皇家灵脉马场的烈马失控,宫中修士的“安魂咒”都无法制服。霍去病见状,翻身上马,以掌心金光轻抚马首,烈马竟瞬间平静。汉武帝惊叹不已,见他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锐气,笑道:“此子有冠军之相,将来必能冠军全军。”当即赏赐他一柄“灵脉短刀”,刀身刻有法家符文,能斩断低阶邪术。

在宫中的日子,霍去病得以接触皇家藏书阁的兵法典籍。他对《孙子兵法》中的“兵贵神速”理念尤为推崇,结合卫青传授的“轻骑灵脉阵”,自创“风驰阵”——以三名修士为引,借地脉风气提升骑兵速度,适合长途奔袭。卫青见后大加赞赏,将阵法纳入汉军训练科目,为日后霍去病的闪电战术埋下伏笔。

十六岁时,匈奴入侵上谷郡,汉武帝命卫青率军反击。霍去病主动请缨随军出征,卫青虽担心外甥安危,但见他执意前往,便任命他为“票姚校尉”,率八百轻骑作为侧翼。临行前,卫青将自己的“龙城飞将符”分半赠予霍去病:“此符能指引灵脉、破除迷阵,危急时刻可救你性命。”

第二章 票姚校尉与漠南奇袭

汉武帝元朔六年的漠南草原,夜色如墨,风沙掩盖了汉军的踪迹。霍去病率领八百轻骑穿行在戈壁沟壑中,手中的半枚龙城飞将符微微发烫,指引着匈奴王庭的方向。这是他首次踏上战场,年轻的脸庞上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按照卫青的部署,主力部队正面佯攻,吸引匈奴注意力,霍去病则率精锐迂回包抄,目标是匈奴单于的“王庭左贤王部”。出发前,他以“风灵术”探查风向,选择逆风而行,马蹄声被风声掩盖,匈奴哨兵竟毫无察觉。

黎明时分,霍去病的骑兵抵达左贤王部的营地边缘。他发现匈奴贵族正在举行“灵脉祭祀”,帐外的萨满祭司以活人献祭,试图激活草原灵脉强化防御。霍去病当机立断,命士兵解下马铃,以“风驰阵”发动突袭,自己则亲率十名修士直扑祭台。

“汉军来了!”匈奴贵族从醉梦中惊醒,仓促间组织抵抗。霍去病的灵脉短刀金光闪烁,斩断萨满的骨杖,祭祀仪式被迫中断。他借风势高喊:“降者不杀!”八百轻骑如神兵天降,刀光剑影中,匈奴士兵的灵脉护盾在法家符文面前不堪一击。

此战霍去病大获全胜,斩杀匈奴单于祖父籍若侯产,俘虏单于叔父罗姑比,斩首二千余人,缴获灵脉牛羊万余头。当他带着战利品返回主力营地时,卫青又惊又喜,汉武帝接到捷报后龙颜大悦,称赞道:“霍去病以八百骑破敌数千,勇冠三军,当封冠军侯!”

冠军侯的封赏并未让霍去病骄傲。他在战报中详细分析匈奴的灵脉防御弱点,指出其“依赖固定祭坛、灵脉传导缓慢”的缺陷,建议汉军发展“游击灵骑”,以快速机动破坏匈奴灵脉节点。汉武帝采纳其建议,命霍去病组建“票姚营”,配备最优良的灵脉战马与法器。

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奉命出征河西走廊。这片被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控制的区域,分布着七条主要灵脉,匈奴在此建立“七部连营”,以灵脉相连形成防御体系。霍去病的任务是打通通往西域的通道,切断匈奴的“灵脉臂膀”。

大军行至皋兰山,遭遇匈奴主力拦截。浑邪王的萨满祭司发动“风沙咒”,黄沙漫天,汉军视线受阻。霍去病祭出龙城飞将符,符光穿透沙尘,显现出匈奴的灵脉阵眼。他亲率精骑冲击阵眼,灵脉短刀划出金色弧线,斩碎匈奴的“骨灵幡”,风沙瞬间平息。

激战中,霍去病身中数箭,却愈战愈勇。他发现匈奴的灵脉防御存在间隙,当即下令兵分三路:一路佯攻吸引注意力,一路绕后破坏灵脉泉眼,自己则率中路直捣王帐。这种“多点突破”战术打乱了匈奴部署,汉军斩杀匈奴折兰王、卢胡王,俘虏王子、相国等多人,一战成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