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躬身践行方为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有一种直指本心的力量。

侍立在亭外阴影下的温寻苓,早已停下手中记录的笔。

她并非刻意偷听,作为今日当值负责记录神尊重要言行、以备存档的文书官,她只是恪尽职守。

然而神尊与织织大人的这番对话,一字一句敲打在心上,她握着青圭鉴的手微微发颤,目光紧紧追随那道立于栏杆前的身影。

她听着神尊剖析“神”与“人”的真谛,听着神尊对高高在上之神的不屑,听着神尊诉说走下神坛、俯身倾听百姓声音的历程与感悟……

每一个字,都颠覆着她过往的认知,却又像一道光,照亮了她心中某个模糊的角落。

她想起了自己初入道场时的惶惑,想起了处理关乎民生的繁杂文书时的倦怠,也想起了跟随神尊巡视工坊、田间时,看到百姓眼中闪烁的亲近与信赖。

“……纵使布衣草履,亦能在人心深处,铸就不朽的神坛!”

神尊的话语如同烙印,深深镌刻进温寻苓的灵魂深处。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和强烈的认同感在她胸中激荡、冲撞,眼眶微微发热。

她看着张潇一沐浴在暮色与人间烟火交织的光影中的侧影,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浮现:

这,才是母神!

这个由神兽们最先呼唤出的称谓,并非仅仅源于神尊的造化,也并非仅是对力量的敬畏。

它承载着一种更厚重、更温暖的含义——是引领,是庇护,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孺慕与崇敬的认同。

普天之下,再没有谁,比眼前这位甘愿俯身于泥泞,只为擎起万民生机的少女,更配得上“母神”二字。

祂是真正将天下苍生视为子女,将他们的冷暖疾苦系于心间的“母亲”!

祂是心怀光明,指引前路,劈开混沌的“神明”!

温寻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涌的心绪。

她拿起腰间的炭笔,指尖因激动依旧有些微颤,却异常坚定。

她不再仅仅是为了记录而记录,她要将今晚听到的、感受到的、那些足以照亮她一生信仰的话语,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她摊开随身携带的那本素色封皮的私人笔记,在扉页郑重写下标题:

《太一侍行回忆录》

【庚午年 荷月月末 记于白玉京玲珑亭】

是夜,尊上与织织大人对弈于亭中。余侍立录事。尊上论及“神威”之真义,振聋发聩,闻之心旌摇荡,感佩莫名。谨录其言,以昭后世,亦明余心:

尊上言:“吾尝惑于威仪,以为神力所致,万民俯首即神威。然华阴初立,百姓匍匐泥泞,不敢仰视,眸中唯惧,非敬也,实惧力之可畏也,非信吾之可为。”

“后吾行于街巷,立身校场,助困扶弱,解旱除祆。方悟:神明威仪非在云端,而在泥土之间。百姓所崇信者,非移山填海之能,乃解其灶寒、疗其伤痛、护其家园之实!”

“若只求敬畏,吾终为泥塑,远隔鸿渊。俯身倾听其声,同尝其苦乐,劈黑暗而予光明,彼时眼中之敬仰信赖,方为真神威!”

“金身空塑,终化埃尘;布衣怀道,人即神明!”

尊上立亭栏,望万家灯火,其声清越,其志煌煌:“吾不欲为云端虚神,但求为劈路之人,予众生如龙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