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左御史所言极是。此等流言,包藏祸心,意在挑拨神尊与朝廷、与万民之关系,必须立刻掐灭,以儆效尤!”
“陛下,此谣不啻于火上浇油,自毁长城。若不严加禁绝,恐酿成大祸。”
“臣附议!应即刻行文江南、山东督抚,命其严厉查禁此谣,捉拿首恶!”
“陛下!邪祟肆虐,非神尊之力不可制。若因流言蜚语寒了神尊之心,致使神尊袖手,则我大明亿兆黎民,将尽陷祆邪之口!此非危言耸听,实乃迫在眉睫之祸!”
“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严查流言源头,严惩造谣传谣者,以正视听,亦向神尊表明我大明朝廷之诚意!”
“陛下……”
朝堂之上,齐哗哗地站出一多半的人,无论是畏惧道场力量,还是已被温体仁等人串联,亦或是出于自身对邪祟的恐惧,此刻都纷纷点头,出言附和。
一时间,要求严惩流言、安抚神尊的声音占据朝堂主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买账,一位老臣,须发皆白,颤巍巍出班。
“陛下,老臣以为,左御史言过其实。民间歌谣俚曲,自古有之,不过是无知小民茶余饭后的闲谈,何须如此大惊小怪,动辄以‘祸乱天下’论之?”
“太一神尊行止,确有诸多令人费解之处,且不说插手凡间之事,擅自圈地,改田亩祖制,倡行女学,废黜良贱之别,此等种种,哪一样不是悖逆千年礼法纲常?民间有所非议,也是情理之中,朝廷若因此便兴大狱,严刑峻法,岂非堵塞言路,寒了天下士林之心?”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接口道,“神尊既为真神,自有海纳百川之量,怎会因区区几句市井之言便迁怒苍生?”
“再者,道场行事霸道,侵夺地方之权,其心叵测。朝廷不思制衡,反因畏其神力而自缚手脚,听之任之,甚至为其张目,打压士林清议,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恳请陛下明察!”
“荒谬!”立刻有官员厉声反驳,“神尊乃应天命而降,救民水火,功盖寰宇!其行其止,岂是凡俗礼法所能框定?”
“尔等口口声声礼法纲常,却对真正护佑一方的神尊妄加污蔑,是何居心?难道要坐视邪祟横行,百姓遭殃,尔等才心满意足吗?”
两派官员顿时在殿上争执起来,一方强调神尊之威不可触犯、邪祟之祸急需道场解决。
另一方则咬定纲常礼法不可违、朝廷尊严不可失、道场威胁不可不防。
一时间,殿内唇枪舌剑,唾沫横飞。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崇祯帝,面色在冕旒的阴影下越发显得晦暗不明,指节紧紧抓着扶手微微发白。
小主,
他冷眼看着殿下的争吵,心中却是一片冰寒。
他确实乐见道场陷入舆论困境,甚至还暗地里推动这股谣言,意图让士绅阶层与道场互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