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朝中竟有如此多的大臣,公然站在了道场一边,数量远超他的预估。
这股力量,已经足以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甚至隐隐有倒逼他这个皇帝的态势。
更如芒在背的是,那些支持道场的官员,牢牢抓住了“邪祟无人制”、“天下大危”这个最现实的痛点。
崇祯深知邪祟的可怕,也明白目前除了道场,朝廷根本无力应对。
这才是最致命的软肋!
他阴鸷的目光扫过下方争论的臣子,最终落在那些山东、江南官员身上。
这些蠢货,空谈礼法,不识时务,且不想人间礼法如何束缚天上神仙?纵有千般不甘,此刻也绝不能因小失大,给神尊留下朝廷纵容污蔑的口实。
“够了!”崇祯低沉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所有大臣立刻噤声,躬身垂首。
崇祯的目光如冰冷的刀子,缓缓扫过殿中诸臣,尤其在那些江南、山东籍贯的官员脸上停留片刻,看得他们头皮发麻。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最先出言的那位御史身上,声音低沉而压抑。
“民谣之事,朕已知晓。妄议神明,污蔑神尊,确属大不敬!值此邪祟肆虐、苍生倒悬之际,更属其心可诛!”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
“传朕旨意:着山东、江南等地巡抚、按察使司,即刻严查此等惑乱人心、诽谤神尊之谣传。
“无论何人,凡有传唱、散布者,一律严惩不贷!首恶者,立斩!协从者,流徙!再有妄议神尊、动摇民心者,视同谋逆,严惩不贷!”
“另,江南数府官员,坐视流言蔓延,管控不力,难辞其咎!着吏部议处!”
这道旨意,带着冰冷的杀意,清晰地表明了朝廷的态度。
“陛下圣明!”一众支持严惩的官员立刻高声应和。
崇祯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退朝!”
他拂袖起身,在太监的簇拥下转身离去,龙袍的背影在幽深的殿宇中显得格外孤寂而阴鸷。
他终究还是被迫向道场的力量低头了,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屈辱和更深的忌惮。